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法規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19年度工作要點》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9-09-19 11:36:00 來源:本網
        打印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

        戰略實施2019年度工作要點》

        的通知

        粵辦函〔2019276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19年度工作要點》已經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協商一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農業農村廳反映。

         

        省政府辦公廳

        2019731

         

        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

        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19年度工作要點

         

        根據《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合作框架協議》精神,農業農村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商定,2019年度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完善鄉村振興規劃體系。指導市縣科學編制鄉村振興縣域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或方案,推動形成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體系。20198月底前遴選確定一批試點縣,制定試點方案;12月底前完成試點縣規劃初稿。(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牽頭;廣東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試點縣、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

        二、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高標準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省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粵東西北地區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名額向廣東傾斜,指導現有4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認定工作,共建茂名國家優質荔枝產業園、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庫(圃)。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省財政重點扶持1000個農業特色專業村;加大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支持力度,推進以產興村、產鎮融合。創建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重點支持韶關環丹霞山貢柑、沙田柚、翁源蘭花等產業。完成劃定135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60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計劃財務司、鄉村產業發展司牽頭;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自然資源廳、文化和旅游廳、農墾總局等部門參與)

        三、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重點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嚴格用水控制和定額管理,建立與當地水資源相匹配的種養結構和種養制度;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行動,建立以信息化為載體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補償機制;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設施標準化建設和升級改造,2019年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種植業管理司、畜牧獸醫司牽頭;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參與)

        四、創建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完善一核兩帶四區N的科創中心總體布局,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和有關扶持政策,圍繞主導產業和關鍵領域建設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供需大數據服務數字港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推動建立覆蓋全省64個聯盟(協會)的科技創新聯盟和企業主體聯盟,構建“8+N”協同創新科技服務體系。統籌省市涉農資金和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以市場化機制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牽頭;廣東省科技廳參與)

        五、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農業建設。指導廣州市建設標準化、現代化、便利化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及流通服務體系,支持港澳參與廣東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信譽農場建設,高水平打造韶關、惠州的粵港澳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和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提升大灣區菜籃子質量安全水平。加強從化無規定馬屬動物疫病區管理,建立香港馬會馬匹快速往返從化的檢疫監督監管機制,2019年重點做好動物隔離場、信息化系統建設。(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牽頭;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參與)

        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指導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整治,重點部署開展以三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專項行動,年底前全省所有行政村完成環境基礎整治任務。深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制定農村公廁建設指引,加快推進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建設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健全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開展以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違為重點的五清專項行動,2019年底前基本實現江河湖庫無非法入河排污口、無成片垃圾漂浮物、無明顯黑臭水體、無人為行洪障礙物、無違法違建物。實施千村示范工程,2019年全面啟動1個示范市、20個示范縣、120個示范鎮、1260個示范村的示范創建。(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計劃財務司牽頭;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農墾總局參與)

        七、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支持建設120萬畝高標準農田。在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飲用水入戶率和水質達標率。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推進完成通鄉鎮和建制村暢返不暢路段整治和連接農場、林場、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旅游景點的農村公路改造。實施數字鄉村戰略,落實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加快4G網絡深度覆蓋。完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統籌規劃構建縣級農村物流服務中心、鄉鎮農村物流服務站、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農田建設管理司、計劃財務司、市場與信息化司牽頭;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商務廳、農墾總局、通信管理局、南方電網公司參與)

        八、健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推動梅州、惠州、江門、清遠、韶關和佛山市三水區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力爭2019年在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創新農村建設管理模式、農村宅基地和農房建設管理等重點領域取得進展。指導廣東深化農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2019年制定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實施方案,制定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政策文件,推動解決農村土地碎片化問題。建設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鄉村產業發展司、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牽頭;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參與)

        九、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瞄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精準施策,壓實責任,年底前實現95%以上相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90%以上相對貧困村達到出列標準,基本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健全產業扶貧長效機制,力爭2019年實現每個有勞動能力且有參與意愿的相對貧困戶都有扶貧產業帶動。推進2277個省定相對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深入實施農村科技特派員行動,實現特派員對貧困村的基本覆蓋。(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扶貧辦,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牽頭;廣東省科技廳參與)

        十、加強鄉村治理。總結宣傳廣東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黨員人才回鄉計劃和南粵黨員先鋒工程等經驗。支持開展鄉村治理示范村鎮建設和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指導制定或修訂村規民約,將鄉村振興要求、移風易俗、村莊規劃管理納入村規民約。支持平安鄉村建設,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仗,將農村安全雪亮工程納入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范疇,實現鄉村主要道路卡口、學校、幼兒園、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視頻監控。(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牽頭;廣東省委組織部、省委政法委、省民政廳、省文明辦參與)

        十一、探索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合作機制。選定韶關作為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聯系市,加強人才、信息、產業和市場的對接聯系,指導韶關走具有嶺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成立部省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協調小組,20198月底前再確定一批市縣村作為鄉村振興聯系點,12月總結形成廣東鄉村振興發展報告。建立專家支持機制,9月底前成立鄉村振興工作專家指導組,建立咨詢專家庫,組織開展鄉村振興理論、十四五規劃前期課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模式、三農經濟科學論證及現代農業統計研究。建立人才支撐機制,實施鄉村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鄉村緊缺專業人才招募計劃,加大縣鄉管理人員和村兩委成員培訓力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人事司牽頭;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參與)

        (轉載廣東省政府門戶網)


        點擊查看相關圖解:一圖讀懂《農業農村部 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2019年度工作要點》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