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通知公告

        仁化縣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

        發布日期:2025-02-05 16:14:32 來源:本網
        打印

          2024年,仁化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全面履行政府法定職責,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邁上新臺階。全縣榮獲國家級表揚表彰的集體1個,先進個人2人。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一)聚焦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1.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安排,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抓好學習培訓,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全會精神。抓好宣傳宣講,全方位宣傳、多角度報道、深層次解讀,用老百姓聽得懂、接地氣的語言開展宣講。

          2.強化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全縣各單位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堅持縣政府黨組會和常務會定期學法制度,推動全縣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法治仁化建設的實效。

          3.強化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縣委常委會定期研究全面依法治縣工作,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匯報。縣政府常務會議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統籌謀劃和推進全面依法治縣、法治政府建設及依法行政。縣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把法治建設履職情況列入年終述職內容。2024年全縣11個鎮(街)37個縣(黨)委和政府工作部門均已完成上一年度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工作報告。同時,全縣各級黨政領導及領導班子完成上一年度述職述廉述法報告496篇,全縣年度述法工作做到“應述盡述”。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定期報告制度。全縣11個鎮(街)26個政府組成部門均已完成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及公開工作。

          (二)聚焦新發展格局,切實推動依法行政高質量發展

          1.堅持放管結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一是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切實推進“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實現了1275項縣級事項辦理標準全市統一,198項事項實現“跨省通辦”,288項事項實現“省內通辦”。二是持續優化政務服務事項,共梳理明確了共1526項證明事項,其中,215項直接取消,1081項通過電子證照核驗方式辦理,314項通過告知承諾、部門核驗等方式辦理,不再要求群眾和企業提交證明。“事項網辦率”“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率均達100%,實現政策兌現事項“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三是持續強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2024年縣、鎮兩級實體平臺較好的完成了“廣東法律服務網實體平臺綜合服務系統”每日8個小時的值班任務,共錄入群眾咨詢477件,登記工作記錄567件。四是持續深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機制。2024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31宗,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68宗,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3件;見證刑事認罪認罰案件228人次;接待來電來訪人230人次;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活動共12場次。

          2.堅持適應發展需要,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完備。一是堅持規范性文件按計劃制定、合法行審查和“三統一”制度,印發《仁化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4年度縣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修訂)計劃目錄的通知》,合法性審查縣政府規范性文件3件,部門規范性文件1件,印發規范性文件3件。二是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流程,對納入2024年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做到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必定程序,2024年已完成《仁化縣水土保持規劃(2023-2030年)》等8項重大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審查。三是構建規范的政府法律顧問機制,嚴格按照上級工作要求落實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2024年,縣政府法律顧問室出具合法性審核意見107份,向廣東宜方律師事務所、廣東眾同信律師事務所和廣東周和律師事務所三家外聘法律顧問發出咨詢函33份,收到回復意見62份,積極參與縣政府召開的相關事項的協調部署會議,確保政府行政決策合法、規范、有效。

          3.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工作,進一步做好信用監管工作,結合市場主體信用狀況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全面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好誠信紅黑榜工作,印發了《關于做好仁化縣2024年度誠信“紅黑榜”發布工作的通知》,發布了誠信“紅黑榜”名單,上半年發布紅榜企業8家。二是依托“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了企業開辦全流程“一站式”,極大降低了企業開辦成本和時間。到目前,通過“一網通辦、一窗通取”設立企業419戶,為419戶企業辦理了首套印章免費刻制,全部登記業務均實現100%在承諾時限內辦結。三是強化產權保護的法治保障。今年,我縣設立了韶關市(縣、區)首家商標品牌培育指導站,2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站,1個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目前,全縣共授權專利149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35件,新增注冊商標195件,累計有效商標注冊量達2340件,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貸款6宗。

          (三)聚焦完善執法體制機制建設,切實保障行政執法公平公正

          1.深化執法體制改革。一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組織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網上考試,把好行政執法人員入口關。目前,我縣持有有效行政執法證人數為511人,其中縣級行政執法單位持證人數為310人,鎮(街)持證人數為201人。組織全縣各單位參加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等專題培訓班,全面提升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和法律素養。二指導我縣各行政執法單位在執法信息平臺上完成2024年度行政執法數據公示工作。加強對行政執法有關平臺的管理,及時解答執法部門在平臺使用過程中遇到的疑惑,確保我縣各行政執法單位正確使用行政執法平臺,加快我縣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水平。三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不斷規范監管行政執法行為。本年度開展案卷評查工作3次,其中涉企亂罰款專項案卷評查1次。

          2.優化改進執法方式。一是持續推進市場監管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全覆蓋。2024年,制定41個抽查任務,隨機抽取291戶經營主體進行檢查,共發現35戶市場主體存在問題,抽查結果均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廣東)對外公示,并按規定將8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27戶經營主體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加大重點領域行政執法。緊盯安全生產、產品質量、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保持行政執法高壓態勢,2024年開展“濕粉統一查”“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行動”等10多項食品專項整治行動,有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排查藥品風險隱患,到各鎮(街)開展轄區藥械化經營使用環節監督檢查指導及培訓,共檢查藥品經營企業74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51家、醫療機構78家、化妝品經營企業233家。大力推進特種設備重大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檢查各類單位1066家次。三是持續推進“互聯網+監管”,依托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省政務大數據中心韶關分節點和韶關市行政執法信息平臺推進全縣行政檢查行為、行政處罰行為等數據的匯聚。

          (四)聚焦糾紛化解機制,切實形成社會治理法治化格局

          1.做好做優人民調解文章。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全面開展基層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2024年排查矛盾糾紛130次,預防糾紛77次,調解各類案件1248件,調解成功1246件,調解率為100%,調解成功率為99.84%,涉及金額482.3萬余元。司法所與基層法庭已成功進行訴前調解315起,成功調處111宗,調處成功率35.24%,涉案金額4404.48萬元,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本地、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2.做實做細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文章。發揮復議化解矛盾主渠道作用,將調解(和解)制度引入行政復議程序,把行政爭議化解在行政復議審查階段,緩和了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對立關系,提高行政復議效率,避免復議案件上升至行政訴訟案件。2024年,行政復議案件受理40件,已辦結32件,調解(和解)結案8件,按期結案率100%,調解和解率為25%。建立府院聯動機制,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成為常態,2024年全縣行政訴訟案件(含一審、二審、再審)共計51件,負責人出庭率達到100%。

          (五)聚焦強化法治思維,切實提升領導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1.抓住“關鍵少數”學法。全面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將法治教育作為公務員初任、任職、在職培訓的必修內容,組織我縣40多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參加2024年仁化縣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組織我縣國家工作人員8000多人參加2024年度學法考試,參考率97.74%,優秀率98.49%。

          2.攻堅法治薄弱環節。加強基層法治的體制機制建設,開展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培訓,推動解決基層執法能力不足問題。印發《仁化縣2024年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業務指導工作方案》《仁化縣2024年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培訓工作方案》等文件,繼續督促縣直相關執法部門主動積極履行執法職責。定期召開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調度會通報鎮街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情況。積極開展鎮街綜合行政執法事項使用情況調研,充分聽取各鎮街關于鎮街綜合行政執法事項的調整意見和建議。

          3.創新開展普法。印發《2024年仁化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提高全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積極利用“4·15”、民法典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利用線上線下多方面結合開展活動。縣委全面依法治縣辦等3部門聯合開展“典亮仁化·營商有法”線上有獎問答活動,吸引2995人參加。利用縣電視臺的《政法之窗》欄目進行法治宣傳。線下以發放宣傳資料、開展法律咨詢、集中培訓等形式,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弱勢群體保護、毒品預防等群眾關心的問題,經常性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二、存在的不足

          1.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強化。有些領導干部在系統把握學、拓展延伸學、聯系實際學上下功夫還不夠;有的領導干部對如何運用法治思維來總結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還有不足;有的單位和部門對“誰執法 誰普法”“誰主管 誰普法”“誰服務 誰普法”認識不到位,營造法治氛圍和社會普法力度不夠,法治宣傳工作力度仍不夠。

          2.法治化營商環境有待提升。一是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涉及部門多、事項廣,一些部門和單位在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保障企業發展方面,仍存在協同性不足的問題。二是有的部門制定自由裁量權基準不夠合理,重處罰輕監管,行政執法案件辦理質量、執法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國家規范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雙公示”信息報送及時率有待提高,有的部門對“雙公示”工作重視不夠,未按時間規定上傳數據。

          3.普法宣傳工作有待深化。一是普法創新力度有待加強,法治宣傳方式較為單一,常采取擺攤設點、線下宣傳等方式,利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普法宣傳手段還不夠豐富。二是當前的普法宣傳活動往往缺乏互動性,傳統的“灌輸式”宣傳模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無法吸引群眾的參與和興趣,群眾參與度不高,普法宣傳效果有待加強。

          三、2025年工作計劃

          1.要壓實“關鍵少數”領導責任上下功夫。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抓好《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貫徹實施,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體系建設,嚴格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領導干部法治講座和中心組學法等一系列學法用法制度,提升運用法治思維于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2.要在以高質量法治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上下功夫。一是緊扣“百千萬工程”各項目標任務,加強對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提高案件辦理質量、執法效能進一步提升。二是緊扣營商環境深化政務公開。抓好基層政務公開領域,加大落實力度,加強事項會商、協同辦理和法律支撐,按時妥善答復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三是做好“雙公示”工作,充分認識“雙公示”工作的重要意義,持續深入做好“雙公示”數據治理整改工作,全面提升縣各單位“雙公示”數據質量。

          3.要在加強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上下功夫。一是加強執法業務培訓和指導點,定期組織開展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縣直有關部門通過現場教學、跟班辦案等各種方式不斷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執法信息化建設。加強對行政執法平臺的使用和管理,明確具體管理人員,熟悉系統操作流程,及時錄入行政執法案件。三是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督察。印發督察工作方案,按時開展督察,對我縣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情況進行全面“體檢”。

          4.要在“八五”普法上下功夫。深入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針對性,通過抓好深度普法,增強公民法治意識,不斷提升地區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突出最關心的問題,逐漸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仁化氛圍。

          5.要在法治賦能基層社會治理上下功夫。要全力推進“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人民調解和解機制,提升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水平,引導群眾合理合法表達訴求,確保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理、群眾的每一項訴求都依法推進。

          仁化縣人民政府

          2025年1月3日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