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仁化縣司法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的支持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市委“363”工作部署,統籌推進依法治縣、法治政府建設和公共法律服務等工作,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再上新臺階,現將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確保法治政府建設與中心工作一體謀劃
(一)提高政治站位抓思想。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引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局主要負責同志帶頭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重點工作。將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習近平法治思想等列入理論學習中心組重要學習內容,通過會議學習、集中培訓、自主學習等方式,2024年累計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8次、干部教育培訓2輪120人次,不斷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的能力。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建設,在縣司法局十樓建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內設“習近平法治思想“十一個堅持””“憲法普法”等板塊,有桌椅、書柜、展板等基礎設施,陳列有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著作、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權威教材等讀物,該陣地融合了縣司法局大樓現有的普法宣傳、人民調解、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法治宣傳模塊,打造了我縣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陣地,陣地的建設為進一步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培訓、研究闡釋、宣傳教育工作提亮增色。
(二)統籌謀劃抓部署。深入貫徹落實《關于仁化縣貫徹落實<法治韶關建設規劃(2021-2025年)>的實施意見》《仁化縣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仁化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以及2024年度依法治縣委員會工作要點工作安排,統籌推進全面建設法治政府、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工作。嚴格落實法治建設定期研究部署和報告制度。指導各鎮(街)各單位按要求完成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工作情況的報告和公開工作。根據工作實際,定期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工作情況并及時提請縣委縣政府研究部署法治建設工作。召開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2024年依法治縣委員會工作要點,研究部署我縣鎮街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工作和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相關工作。
(二)壓實責任抓落實。堅持緊抓“關鍵群體”,通過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講座,組織我縣40多個單位的主要領導參加2024年仁化縣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活動;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組織我縣國家工作人員8000多人參加2024年度學法考試,有效增強了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提升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依法行政。年終,將各級黨政領導及領導班子的述職述廉述法深度融合,全縣共496名領導完成上一年度述職述廉述法報告。
二、堅持依法履職擔當,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一是進一步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制定《2024年度縣政府規范性文件制定(修訂)計劃目錄》,并通過縣政府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做好規范性文件審核工作,對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廣旅體局、縣消防救援大隊送審的共計三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并出具書面合法性審核意見。二是發揮政府法律顧問作用,為政府決策提供法治保障。2024年,縣政府法律顧問室出具合法性審核意見107份,完成《仁化縣水土保持規劃(2023-2030年)》等8項重大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審查,向廣東宜方律師事務所、廣東眾同信律師事務所和廣東周和律師事務所三家外聘法律顧問發出咨詢函33份,收到回復意見62份,積極參與縣政府召開的相關事項的協調部署會議,確保政府行政決策合法、規范、有效。
(二)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一是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組織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網上考試,把好行政執法人員入口關。目前,我縣持有有效行政執法證人數為511人,其中縣級行政執法單位持證人數為310人,鎮街持證人數為201人。組織全縣各單位參加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等專題培訓班,全面提升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和法律素養。二是指導我縣各行政執法單位在執法信息平臺上完成2024年度行政執法數據公示工作。加強對行政執法有關平臺的管理,及時解答執法部門在平臺使用過程中遇到的疑惑,確保我縣各行政執法單位正確使用行政執法平臺,加快我縣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水平。三是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不斷規范監管行政執法行為。本年度開展案卷評查工作3次,其中涉企亂罰款專項案卷評查1次。四是積極開展涉企亂罰款問題和職權下放重放輕管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按照上級工作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印發相關工作方案,并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抓好各項工作具體落實。
(三)加強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化解矛盾糾紛主渠道作用,將調解(和解)制度引入行政復議程序,把行政爭議化解在行政復議審查階段,緩和了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對立關系,提高行政復議效率,避免復議案件上升至行政訴訟案件。2024年,行政復議案件受理40件,已辦結32件,調解(和解)結案8件,按期結案率100%,調解和解率為25%。建立府院聯動機制,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成為常態,2024年全縣行政訴訟案件(含一審、二審、再審)共計51件,負責人出庭率達到100%。
三、堅持法治為民,全力創建優質的法律服務環境
(一)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在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方面,縣、鎮兩級實體平臺較好的完成了在“廣東法律服務網實體平臺綜合服務系統”上每日8個小時的值班任務,共錄入群眾咨詢477件,登記工作記錄567件。積極推進公證體制改革,壯大公證員隊伍。仁化縣公證處目前有通過法律資格考試的事業編公證員助理兩名,其中一名已參加2024年公證員培訓,即將取得公證員資格,公證體制改革完成初步工作。在公證業務方面,2024年共辦理公證業務226宗。
(二)提升律師服務能力水平。一是持續深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2024年駐村律師開展各類法律培訓、上法治課507場次,出具法律意見77次,解答各類法律咨詢1374人次,提供其他法律服務64次。二是認真抓好律師事務所規范化建設,提升隊伍整體形象。集中查處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存在的問題,建立和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加強業務公開透明機制。
(三)推進法律援助精準服務。縣法律援助處積極落實刑事辯護全覆蓋工作。2024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31宗,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68宗,民事法律援助案件63件;見證刑事認罪認罰案件228人次;接待來電來訪人230人次;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活動共12場次。2024年5月,組織開展了仁化縣法律援助案件質量評估工作,從2023年法律援助案件共抽取10宗案件,聘請第三方進行案卷質量評估,案件優良率達到100%。
(四)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全面開展基層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2024年排查矛盾糾紛130次,預防糾紛77次,調解各類案件1248件,調解成功1246件,調解率為100%,調解成功率為99.84%,涉及金額482.3萬余元。司法所與基層法庭已成功進行訴前調解315起,成功調處111宗,調處成功率35.24%,涉案金額4404.48萬元,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問題解決在本地、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五)深入推進普法工作。一是結合本縣工作實際,認真制定了《仁化縣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點》,并確定了年度普法重點任務,為推動全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二是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積極利用“4·15”、民法典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利用線上線下多方面結合開展活動。今年以來,我局開展了法治宣傳活動50余場次,派發了宣傳資料16000多冊。三是深化法治鄉村建設,加大農村普法力度,經常性深入掛點村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在扶溪鎮紫嶺村增設法治宣傳墻、左龍村設立法治宣傳圍欄,讓村民出門見“法”,營造濃厚法治氛圍。四是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普法,積極拓展網絡思維新手段。探索采用網絡直播、微視頻、抖音、VR、朋友圈廣告等方式,強力筑牢法治宣傳網絡新陣地。利用“仁化發布”、“仁化縣融媒體中心”等微信公眾號進行普法宣傳,在重點時間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報道。利用縣電視臺的《政法之窗》欄目進行法治宣傳,針對社會熱點和案件及時開展權威準備的法律解讀。五是緊抓“關鍵群體”,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作用,利用散學、開學典禮及班會課等,到各個學校開展法治宣傳活動,重點宣傳憲法、未成年人保護、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內容,引導青少年從小養成尊法守法習慣。
四、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述法工作成效有待提升。述法工作方式方法單一,在述法推動結果運用方面探索創新力度不夠;各部門、各鎮(街)的述法報告未能將法治建設工作的成效充分展現,守法用法的具體事例在述法內容中有待加強。
(二)黨委法治建設議事協調小組職能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在深化執法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嚴格公正司法,深化普法和依法治理等工作中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還不夠強。
(三)行政復議人員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行政復議成為了行政糾紛化解的主渠道,且完善了聽取意見等各項制度,在程序上要求也愈加規范。現有行政復議隊伍配備和能力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辦案場所與規范化建設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等問題。
(四)普法宣傳工作有待深化。一是普法創新力度有待加強,法治宣傳方式較為單一,常采取擺攤設點、線下宣傳等方式,利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普法宣傳手段還不夠豐富。二是當前的普法宣傳活動往往缺乏互動性,傳統的“灌輸式”宣傳模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發展,無法吸引群眾的參與和興趣,群眾參與度不高,普法宣傳效果有待加強。
五、2025年工作計劃
(一)穩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充分發揮依法治縣辦統籌協調作用,當好參謀助手,做好綜合協調、督促指導、檢查考核、推動落實等具體工作。全面貫徹落實《韶關市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加大執法監督力度,不斷深化行政執法監督新實踐,進一步提升全縣行政執法能力和水平。
(二)聚力提升行政復議效能。持續開展行政復議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豐富行政復議宣傳方式。進一步規范完善聽取當事人意見制度、調解機制,充分聽取當事人意見,保障當事人的權益。同時通過行政調解與人民調解相結合的機制,促進行政爭議實質化結,最終達到定分止爭的目的。同時,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委員會對疑難復雜案件的指導作用,確保行政復議案件的公正、高效審理。
(三)多元創新普法宣傳形式。深入落實“八五”普法規劃,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針對性,通過抓好深度普法,增強公民法治意識,不斷提升地區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突出最關心的問題,逐漸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仁化氛圍。
(四)全面加強特殊人群管理。認真做好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工作,落實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政策。做好社區矯正案卷評查工作,通過深入開展自查、評查案卷工作,發現存在問題和日常工作不足,及時整改,進一步提升我縣社區矯正工作規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