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通知公告

        關于《仁化縣城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聽證報告

        發布日期:2024-04-19 17:08:55 來源:仁化縣城口鎮人民政府
        打印

        依據2024年4月2日在仁化縣城口鎮人民政府二樓三防辦會議室 舉行的聽證會所作的聽證筆錄,根據《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聽證規定》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現將本次聽證會召開情況報告如下:

        一、 聽證事項

        《仁化縣城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二、聽證會的基本情況

        聽證主持人:賴香松      職務:仁化縣城口鎮副鎮長

        聽證陳述人:王東升      職務: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聽   證   員:曹忠政         職務:仁化縣城口鎮規劃辦辦事員

        聽   證   員:蒙萬輝         職務:仁化縣城口鎮規劃辦辦事員

        聽證會記錄員:鄧紫纖    職務:仁化縣城口鎮規劃辦辦事員

        聽證會代表: 李培云      職務:城口鎮人大代表

                                 李少鋒      職務:仁化縣政協委員

                                 張華清      職務:市民代表

                                 王   輝       職務:市民代表

                                 陳雪梅      職務:市民代表

                                 李東平      職務:市民代表

                                 黃守中      職務:市民代表

                                 黃仁潤      職務:市民代表

                                 李福春      職務:市民代表

                                 鄧攸發      職務:市民代表

                                 曹良平      職務:市民代表

        聽證會旁聽人:劉韜、張福文、陳海鋒

        聽證公開情況:有旁聽,旁聽人數3人。聽證主持人對聽證活動中有關事項的處理情況:無特殊情況。

        三、聽證參加人提出的主要意見或者建議,依據的事實和理由。

        聽證陳述人對《規劃》的編制背景、依據及規劃有關內容作簡要介紹了《仁化縣城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規劃成果。(1)明確城口鎮發展目標和定位。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任務,明確城口鎮城鎮性質為生態宜居城鎮、紅色旅游示范鎮。統籌安排全域全要素空間資源布局,推動城口奮力打造仁化綠色發展排頭兵。(2)預測城鎮未來發展規模。規劃至2035年鎮域常住人口為0.8萬人,全鎮城鎮化水平達到20%,城鎮人口0.16萬人。(3)堅守底線約束與指標落實。規劃嚴格落實《縣規劃》分解至城口的“三條控制線”任務要求,落實全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94平方公里(7410畝)、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4.60平方公里(6900畝)、陸域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39.10平方公里、城鎮開發邊界控制在97.01公頃以內,含補充劃設城鎮開發邊界彈性發展區22.48公頃。(4)構建國土空間新格局。規劃城口鎮構建“一核一軸三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打造鎮域綜合服務中心,引導城鎮發展沿國道G106的城鎮發展軸集聚,分區特色化發展,重點保育城口河生態景觀廊道及其周邊區域生態環境。(5)繪鄉村建設藍圖。規劃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趨勢,全鎮村莊劃分為集聚提升類、特色保護類、一般發展類共三種不同類型村莊,引導鄉村差異化發展。(6)強化全域全要素自然資源保護利用。規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一體化保護,重點保護韶關仁化高坪地方級自然保護區、韶關華南虎地方級自然保護區、韶關仁化黃嶺地方級森林自然公園、韶關仁化扶溪地方級森林自然公園、韶關仁化地方級森林自然公園。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7)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建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嚴格保護鎮域內6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18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將歷年已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或保護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進行管理。深入挖掘城口紅色文化、古村文化等特色文化本底,積極培育文化體驗等特色文化產業發展。(8)夯實基礎設施保障。規劃從區域連通、內部優化、農村道路設施完善等方面,構建城口鎮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統籌保障水、電、氣、通信、垃圾處理等各類市政基礎設施,確保城鎮生命線穩定運行。提高城鄉整體防災抗毀和救援能力,鼓勵按照“平急兩用”理念探索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增強城鎮韌性。(9)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系統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和生態保護修復等,以農村建設用地整理為重點,系統解決農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問題。對低效建設用地進行連片集中改造,改善人居環境品質。(10)推進鎮區空間布局優化。構建“一軸一帶三區”的鎮區空間結構。以國道G106為主軸,沿線統籌布局居住、服務設施、產業發展等用地空間,完善鎮區的功能。同時強化城口河濱水休閑帶建設,提升兩岸文化、休閑、娛樂、觀光功能,帶動濱江兩岸用地功能提升。(11)加強規劃實施保障。一方面,鎮規劃建立留白用地管理機制,為重大項目、重大事件預留空間,積極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合理預留長遠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評估制度,定期評估城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在主要  目標、空間布局、重大工程等方面對上層次規劃的落實與執行情況,根據評估結論適時組織規劃修改。

        李培云(城口鎮人大代表):無意見。

        李少鋒(仁化縣政協委員):關于紅色+綠色+古村的表述是否有誤?陳述人:后續研究相關文件后再來確認表述問題。李少鋒(仁化縣政協委員):同意。

        張華清(市民代表):無意見。

        王  輝(市民代表):無意見。

        陳雪梅(市民代表):據悉,城口鎮已經編制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現已形成階段性方案,請問城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否與該規劃進行銜接?陳述人:《鎮規劃》充分考慮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規劃的成果內容銜接,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謀劃階段,《鎮規劃》多次與全域土整團隊溝通,期間就項目范圍、規模、選址以及指標來源、實施路徑等方面進行深入溝通,確保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不突破底線、項目不沖突、指標有來源。規劃充分銜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重點項目的空間布局訴求,在《鎮規劃》用地布局給予合理的用地保障,城口鎮部分產業設施用地無法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來保障建設用地指標來源,經多次溝通,該類項目可通過《鎮規劃》挖掘“203”范圍內存量未建設用地潛力,落實建設用地指標,確保產業建設項目指標有路徑保障。陳雪梅(市民代表):同意。

        李東平(市民代表):無意見。

        黃守中(市民代表):無意見。

        黃仁潤(市民代表):無意見。

        李福春(市民代表):無意見。

        鄧攸發(市民代表):無意見。

        曹良平(市民代表):無意見。

        四、聽證爭論的主要問題及分歧意見

        聽證會上,聽證參加人對聽證事項發表了意見和建議,聽證陳述人對聽證參加人的質詢、意見以及建議均予以回應,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會上未產生分歧。

        五、聽證事項的處理意見或者建議

        聽證會上,11名聽證代表就聽證事項各自進行了質疑和詢問,一致同意《《仁化縣城口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仁化縣城口鎮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1日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