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廣東力圣蓄電池有限公司委托華南師范大學編制《廣東力圣蓄電池有限公司年產160萬KVAH動力儲能蓄電池遷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相關規定,現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有關事項向公眾進行第一次環評信息公示,公示內容如下:
一、建設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 廣東力圣蓄電池有限公司年產160萬KVAH動力儲能蓄電池遷擴建項目
建設地點:仁化縣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基地(鉛鋅深加工產業區內)
建設單位:廣東力圣蓄電池有限公司(原新豐瑞通電源有限公司)
建設性質:遷擴建項目
建設內容:原新豐瑞通電源有限公司摩托車電池和小型密封鉛蓄電池極板制造項目位于新豐縣馬頭鎮軍一村軍屯嶺遼塘地段,年生產能力約3000噸/年,原項目在2003年3月獲得環評審批,并于2003年12月通過竣工環保驗收。根據《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廣東省鉛酸電池行業污染整治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通知》,為響應廣東省環保廳的要求,公司擬將新豐瑞通電源有限公司摩托車電池和小型密封鉛蓄電池極板制造項目搬遷進入廣東省仁化縣有色金屬循環經濟產業基地內,并進行擴建。遷擴建項目分為兩期建設:第一期建設規模共60萬KVAH (其中閥控密封式起動型摩托車15萬KVAH,小型閥控密封式鉛酸蓄電池10萬KVAH,通信及電力用備用電源15萬KVAH,儲能用鉛酸蓄電池——用于風能、太陽能發電系統儲存電能及太陽能、風能用、路燈照明電源等20萬KVAH。);第二期建設規模共100萬KVAH(其中連鑄連軋擴展式工藝——汽車免維護起動型蓄電池50萬KVAH、水平式及卷繞式新型結構密封蓄電池——動力汽車蓄電池50萬KVAH)。
二、環境影響環評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內容
工作程序:建設單位委托環評→公眾參與→現場踏勘→編制環評工作方案→自然社會環境調查→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環境影響減緩措施→公眾參與→編制報告書。
主要內容:在現場踏勘、污染源調查和現狀監測的基礎上,分析本項目工程概況及其產、排污情況,了解項目建成后產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方式特征、排放強度和處理情況以及遷擴建前后的對比分析。結合周圍環境特征和項目污染排放特點,分析預測項目正常生產運營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范圍以及環境質量可能發生的變化。根據達標排放、清潔生產的要求,論述本項目工藝技術和設備在環保方面的先進性,環保設施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提出防治和減緩污染的對策和建議并進行公眾參與等。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公眾對本項目建設的態度、重點關心本項目實施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對項目實施后帶來的環境影響的接受程度以及對本項目環境保護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等。
四、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信件等方式與建設單位或環評單位聯系。提出意見的公眾請留下姓名、電話、地址等聯系方式,以便我們及時向你們反饋相關信息。
五、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日期
公眾參與環境信息公開后10個工作日。
六、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聯系人:劉老師 電話:020-85215757 郵箱:705679484@qq.com
通信地址:廣州市石牌華南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建設單位:廣東力圣蓄電池有限公司
聯系人:吳工 電話:18607622260 郵箱:2193240750 @ qq.com
通信地址:廣東省新豐縣馬頭鎮軍一工業區
廣東力圣蓄電池有限公司
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