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經濟怎么看和經濟工作怎么干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根本遵循。
堅持和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做好經濟工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
做好經濟工作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任務,要堅持宏觀和微觀、國內和國外、戰略和戰術緊密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及時研究重大戰略問題,及早部署關系全局、事關長遠的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指導,把謀劃大事和制定具體政策緊密結合起來,加強責任分工,一錘一錘釘釘子,直到產生實際效果。
——2017年2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
全面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水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很多特點和特征,但最本質的特征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全面提高黨領導經濟工作水平,是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政治制度的優勢。
——2013年12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在心,把經濟工作抓實抓好
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在心,辦實事、求實效,把經濟工作抓實抓好。要堅持好干部標準,把干事創業、勇于改革、敢于擔當、作風扎實的干部提拔使用起來,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和從政環境。
——2016年12月14日,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發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發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讓發展更加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發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發展理念和模式,提升發展公平性、有效性、協同性。
——2017年1月17日,習近平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演講
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不是“數字游戲”或“速度游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數字游戲”或“速度游戲”,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2016年12月21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的講話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
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是一個必須跨越的關口。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盤考慮、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審議指出
質量第一、效益優先
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
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個發展理念貫徹不到位,發展進程都會受到影響。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
堅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主線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
——2018年1月30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
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一次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一次次生產力提升,創造著難以想象的供給能力。當今時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突出特點,就是供給側一旦實現了成功的顛覆性創新,市場就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
——2016年1月18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堅持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
經濟水平
中國人民將繼續擴大開放、加強合作
中國人民將繼續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開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出路
開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出路。我們要遵循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推進結構性改革,創新增長方式,構建開放型經濟,旗幟鮮明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我們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推進經貿大市場、金融大流通、基礎設施大聯通、人文大交流為抓手,走向國際開放合作最前沿,在國際舞臺上積極發揮引領作用。
——2016年10月17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八次會晤大范圍會議上的講話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