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鄉村振興專欄

        仁化:“鄰事鄰辦”“睦鄰制”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發布日期:2025-01-06 15:05:56 來源:仁化縣融媒體中心
        打印
        2024年來,仁化創新開展“睦鄰制”工作試點,以“百千萬工程”、綠美鄉村建設為切入點,高位推動“片、組、鄰”三級網格試點工作,持續織密基層組織體系,實現“一張網”兜起民生千萬事。

        圖片

        在董塘鎮高蓮村高壩組美麗庭院建設現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很快,四名“鄰長”積極助力“百千萬工程”人居環境提升,帶頭將自家圍墻矮化,并帶動了其他群眾參與庭院打造。該村黨支部委員、村委委員吳秀蓮說:“鄰長們起帶頭作用之后,將自家的圍墻通透矮化之后,村民看到很美觀,也很多愿意把圍墻矮化通透,現在全村有58戶將圍墻矮化通透?!?/section>
        前段時間,高蓮村葉大姐與鄰居因為搭建雨棚之事而發生爭執,“鄰長”謝春樹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調解,讓兩家化干戈為玉帛。謝春樹表示,大家互相相讓,矛盾都能解決的。
        何謂“鄰長”?在村中的話語權怎就如此高呢?其實,這“鄰長”非官職,而是仁化縣在開展“百千萬工程”中,于去年5月在全市首推“睦鄰制”時選出的村民“家長”。

        圖片

        仁化縣按照全域全員全覆蓋的思路,高位推動“片、組、鄰”三級網格試點工作。在鄰網格的劃分上,仁化著眼優化網格設置,以行政村為基礎,按照“地緣”相近等原則,將若干個村民小組劃為一片,村民小組下設“鄰”基本單元;一般以居住相鄰的5—15戶村民為一鄰,搭建起“片、組、鄰”組織體系,有效把組織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片長原則上由村“兩委”干部擔任,組長即村民小組長。鄰長按照“有群眾基礎、有熱情、有時間、有能力”的標準,注重在本村能人大戶、村民代表、黨員、村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等群體中推選。
        目前,仁化全縣共選配出2950名“鄰長”,聯系服務4.1萬戶群眾,織密基層組織體系,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實現“一張網”兜起民生千萬事。自去年5月全覆蓋實行睦鄰制以來,鄰長配合鎮村干部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20個,化解率達99%。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鄰長們的帶頭示范,仁化縣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主人翁精神,讓百姓將“村里事”變“自己事”,有效破解了“干部干、群眾看”的窘境。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