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2-09 15:52:33
來源:仁化縣融媒體中心
又是一年豐收時,處處皆是好光景。一排排白墻灰瓦的農房錯落有致,一幅幅色彩明艷的墻繪躍然眼前,昔日老舊空白的墻壁“改頭換面”,化身為繪聲繪色的“敘事者”,將鄉村文明的新故事娓娓道來。這是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的生動縮影,也是共建文明和美鄉村的真實寫照。今年以來,聞韶鎮以“五大行動”為重要抓手,持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精準助力“百千萬工程”穩步推進。幸福在青山綠水間,也在田園村莊間。為持續鞏固提升人居環境整治成果,打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的鄉村風貌,聞韶鎮持續在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基礎設施上發力,推動鄉村“顏值”再上新臺階。
今年以來,全鎮共開展清潔行動253次,已清理亂堆亂放803處,清理房前屋后衛生1850處,清理村內溝、塘、渠、溪309宗,“三拆”數量6處,“三線”整治數7千米,清理畜禽養殖糞污及農業生產廢棄物15.59噸;已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25座,并對6座農村公廁進行局部改造提升,同時安置專項人員進行定期管護;加強對全鎮5個村委會40個村小組農村生活污水管網進行巡察管護,安排專人對35個污水終端處理設施進行定期檢查運維效果。此外,堅持不定期抽查與日常巡查相結合,常態化對各項環保工作開展巡查督查,強化督促整改,筑牢環境保護屏障。全域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有力舉措。聞韶鎮聚焦典型村培育,推動鎮村從“局部美”向“全域美”轉變。
在充分尊重房主意愿的基礎上,通過清洗粉刷、彩繪美化等舉措進行外立面改造,全力打造彰顯地域特色的鄉村風貌。全鎮共排查出赤膊房197棟,截至目前,已開工57棟,開工率28.93%,已完工52棟,完工率26.4%。此外,以支部“軸心”帶動群眾“民心”,巧用“村規民約+積分制”,積極營造“黨員帶頭做示范、群眾主動跟著干”良好氛圍,穩妥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工作,全面提高全域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效能。據統計,全鎮共種植綠化苗木1.6萬余株,新增“四小園”185個,新增美麗庭院94個,打造示范點10個,打造支部共建林、巾幗林、黨建林、人大林各1個。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位于聞韶鎮中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也開始熱鬧起來,有散步閑聊的村民、有跳廣場舞的阿姨、有打著籃球的青年、有嬉戲玩耍的孩童,文化廣場秒變“幸福樂園”。
“這幾年村子里的變化太大了,不僅是周邊環境,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比如這個廣場就經常組織各種活動,我們有空都會參加……”談起村莊的新變化,村民們感觸頗深。過去一年,在該廣場輪番上演了“翰墨飄香·迎春接福”送春聯、“賞年畫·過大年”展覽、“尋年味·憶童趣”新春游園會、“三八”維權周普法宣傳、首屆興聞杯籃球比賽等文明實踐活動,這兒不僅成為了村民閑余時間的好去處,更成為本鎮集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平臺。近年來,聞韶鎮不斷完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文化體育設施,依托全鎮6個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延伸設立2個文明實踐點,實現鎮、村兩級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同時,聚焦“思想引領+文化供給”,廣泛開展接地氣、有生氣的基層宣傳宣講活動,進一步豐富鄉村文化空間內涵。截至目前,全鎮累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50余場,鄉村少年宮活動90余場、“小蜜蜂”百姓宣講60余場、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活動10余場。“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是撬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杠桿。近年來,聞韶鎮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持續推動“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一方面,守護歷史文脈,常態化開展文物安全檢查。建于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的華林寺塔依舊巍然屹立,見證著聞韶鎮的發展與變遷;另外,據日前開展的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全鎮共登記有21座圍樓文物(含遺址),目前保存完好圍樓共4座。另一方面,聞韶鎮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文旅融合品牌建設。今年暑假,由廣東技術師范大學13名大學生組成的“悅行聞韶”百千萬突擊隊圍繞本鎮地理環境、歷史傳承、風土人情、特色資源和飲食文化等進行細致調研,利用專業優勢對旅游路線進行科學規劃設計,同時通過發布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形式宣傳聞韶發展形象,助力鎮域文旅市場釋放新活力。近年來,聞韶鎮堅持把深化移風易俗作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切入點,奮力以“文明帶頭”書寫新時代“文明答卷”。
一方面,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文明村鎮創建和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常態化開展文明旅游、綠色出行、崇尚節約等移風易俗知識宣傳宣講志愿服務,積極組織“仁化好人”“文明家庭”等道德模范評選推薦活動,選樹身邊好人好事好榜樣,用先進典型教育引導身邊群眾,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另一方面,以“一約四會”制度為鄉村善治的重要突破口,進一步規范村民行為,健全村民自治。根據各村(社區)實際,建立健全實施方案,吸納村里德高望重、作風正派、村民認可的老黨員、老干部充實宣傳引導力量,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村莊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實踐者,以“好人氣”推動形成“好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