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仁化縣依托省直、東莞市、韶關市直和仁化縣直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用實踐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更高效模式。其中,東莞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在紅山鎮前洞村開辟“第一書記試驗田”種植的黑珍珠玉米和新品種玉米,目前迎來大豐收。
結實飽滿的玉米21日,筆者走進紅山鎮前洞村“第一書記試驗田”,看到一片片玉米稈上的玉米棒結實飽滿,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和村民忙著掰玉米,每個人臉上流著汗水,但是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敖K于看到結果了,聞起來到處都是香的!”東莞松山湖管委會駐前洞村第一書記鄧鵬輝手捧豐收玉米笑開顏。
據介紹,紅山是偏遠山區,部分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其中前洞村集體年收入勉強達到5萬元。今年初,紅山鎮黨委與東莞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東莞市場為導向,以村集體和村民增收為目的,發揮紅山鎮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開辟“第一書記試驗田”。前洞村黨支部和村經濟聯合社從農戶家流轉了5畝閑置土地,種起了仁化縣第一塊“第一書記試驗田”,主要種植黑珍珠玉米和新品種玉米等特色糧食作物,用實踐探索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山區如何更高效地實現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增收。
鄧鵬輝介紹,試驗田里除了最初翻整土地和豐收采摘時請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幫忙,整個田間管理和銷售都是他自己和村經濟聯合社的干部一起完成。今年強降雨時期,和村干部一起提前做好疏通水溝以及雨后排水、施肥等管理工作,保住了產量。試驗田主推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過程不噴灑農藥,產品定向銷往東莞市有關單位的工會以及松山湖部分企業的食堂。
“虎門鎮有關單位工會已采購了1000斤玉米,每斤售價4元,接下來還有約4000斤玉米陸續成熟,以訂單形式基本訂購得差不多了,玉米又甜又糯很受歡迎!”鄧鵬輝說,試驗田的玉米收完后,將馬上種植紅心番薯,讓東莞的市民嘗嘗生態綠色香甜的紅山番薯。
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在打包玉米,李澤明攝
駐村第一書記是實現農村農民共同富裕的帶頭人,仁化縣不僅開辟了“第一書記試驗田”,同時還打造了“第一書記手信”,由東莞虎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打造了具有長江地方特色的米粉、臘鴨、米餅鄉村振興手信產品,虎門駐新白村的第一書記代言新白村茶葉……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聯合發力讓仁化特色農產品有銷路,真正起到“傳幫帶”作用。
文字:譚玉玲、黎志林 圖片:李澤明 編輯:劉亭芳 校對:凌瑩 責編:蔡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