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初晴,走進仁化縣董塘鎮坪崗村,放眼望去,山間田野果林成片,郁郁蔥蔥的枝丫已經掛了不少果實,村民正忙著采摘新鮮果蔬。坪崗村是仁化縣一個省定貧困村,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曾經偏遠落后的貧困村徹底變了模樣。
“最早修了村主干道,后來20戶以上的自然村都打通了,現在巷道和房屋周邊也做了硬化平整,真的把路修到了家門口。”貧困戶老張親眼見證了坪崗村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歷程,“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窘境成為了歷史記憶,主干道兩旁還鋪上草皮,栽種各色花卉,形成了賞心悅目的風景長廊。
路旁圍起了竹籬笆 吳智超攝。
村民出行方便了,村莊更加整潔漂亮,致富的門路也變廣了。在各個村小組,滿載農產品和農資的車輛不時駛過,村黨支部書記陳德優說:“以前肩挑腿跑,農產品也很難賣出去,現在交通便利了,又有產業獎補等優惠政策,大家發展產業的積極性都提上來了。”
坪崗村貢柑產業扶貧基地郁郁蔥蔥
沿著縱橫交錯的村道前行,不一會兒便抵達坪崗村貢柑產業扶貧基地,只見連片貢柑長勢旺盛,果農正忙著施肥。“發展貢柑‘一村一品’產業給村里帶來極大的脫貧動力,基地還請了10位貧困戶務工,每年務工收入達15萬元。”陳德優介紹。
目前,該村共種植貢柑1385畝,年產值約1108萬元,帶動14戶貧困戶種植,平均每戶增收2.5萬元。
在貧困戶黃保明家的魚塘,一群群嬉水的魚兒歡快游過,活躍了一池碧水。黃保明回憶起剛開始打算發展養殖業時,因缺乏資金犯了難。東莞駐該村第一書記吳智超了解情況后,主動與銀行溝通對接,幫助黃保明申請了小額貸款2萬元。有了這筆資金,家里4畝魚塘熱鬧起來了,還養了100多只雞,家庭收入穩步提升。
只有跑得勤,才能多為村民和貧困戶辦實事。駐村第一書記吳智超在開展“一線雙聯”活動中深入廣坪村小組,挨家挨戶走訪,村民反映有一段村道靠近水渠,擔心小孩玩耍存在安全隱患。
該村便在村道兩旁圍起了竹籬笆,與路邊花草相映成趣,既發揮了安全防護和警示作用,又增添了幾分田園氣息,引得村民紛紛點贊。
入戶走訪、精準脫貧“回頭看”、為貧困戶排憂解難,自掛點幫扶坪崗村以來,駐村工作隊緊扣脫貧攻堅工作重點,遍訪貧困戶吃透民情,結合貧困戶需求及時補齊短板。
新建的村文化室 吳智超攝。
去年以來,共為21戶貧困戶發放有機化肥450包,完成了黨建文化室、太陽能路燈、農田排水渠等項目,實施了樟樹公園、文化園、村文化室等工程。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9萬元,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2萬元,全村農田水利、電力設施基本完善,17個村小組全部覆蓋電視信號和寬帶網絡信號,一幅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鋪展。
文字:縣委辦 譚玉玲 肖曉珍
校對:古燕霞 編輯:陳家偉 責編:蔡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