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仁化縣各村、街處處彌漫著喜慶的年味兒。正當鄉親們忙著把新桃換舊符,迎接新年福之際,丹霞街道黃屋村村民謝西斗一家已搶先一步,迎來了新年的開門“紅”。當天一大早,仁化縣委書記林國華登門拜年,為謝西斗一家送祝福,與黃屋村村民話發展。
征求意見好商量 勿讓農戶干著急
“阿叔,新年好!開年后我們打算搞這片房屋的外觀整治,您覺得怎么樣?”
“林書記,新年好呀!我們這里的房屋建得有點亂,是需要整一整。”
“您家樓房外立面也要整治一下啦,這緊挨著丹霞山,又在高速路口和國道旁,房屋修好看后,還能給您招攬生意,增加收入,您支持嗎?”
“我都60多歲了,還能攤上這等好事,當然支持!”
……
這是年初一大早,林國華與丹霞街道黃屋村村民謝西斗交談的溫情一幕。黃屋村緊挨著丹霞山,該行政村下屬的瑤塘村、斷石村、青湖塘村,早年經過環境整治,已經成為了全市乃至全省的知名旅游民宿村。然而,新安壩村、新馬屋村、卜古嶺村、雙合水村等村小組卻還沒有達到上述兄弟村的水平。今年,仁化將這些村莊列為了重點整治任務村。
“前期的‘三清三拆’工作,我們村都做好了,現在農戶都盼著建房,但是統一規劃沒有定,大家都不敢建,個別農戶都有意見了。”談起農村環境整治建設,黃屋村委黨組織書記劉德能直言不愧的反映。
從謝西斗家出來,林國華現場查看了村莊環境整治、道路整治情況,在聽取了黃屋村村委干部的反映后他說:“這個規劃要省里來定,沒那么快下來,但是整體方向是明確的.....村里要先統一制定個建房標準,征求農戶意見無異議后,就讓他們參照著建,別讓農戶一直干等著。”
當天上午,林國華還與丹霞街道的嶺田村、城南村、康溪村等村的黨組織書記促膝長談,了解農村環境整治建設中需要縣委縣政府解決的問題以及今年的整治打算,并呼吁各村在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要做到“路面保潔、房屋整潔、人心純潔”,共同營造全域旅游環境,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開年之后必動工 趕早為民送“清泉”
下午,林國華又先后深入到董塘鎮白蓮村、河富村、坪崗村、安崗村,向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送上新春的祝福,并與他們親切交流,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共話鄉村振興新對策。
“林書記呀,我們村里的水源小、水池也小,村民時常用水短缺,生活十分不便呀。”在董塘白蓮村,村黨組織書記譚文秀向林國華反映了村中的飲水問題。
聽了村委的反映,林國華擲地有聲地表示:“這個民生問題必須今年破解。我在這里把時間給鄉親們承諾下來,2月份啟動白蓮村飲水改造工程,3月份必須動工建設,爭取5月份前建成使用,讓群眾早日喝上安全放心水!”
“老百姓滿不滿意、高不高興,是檢驗我們2019年開展環丹霞山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連片創建工程成效的標準。”在與村黨組織書記聊天中,林國化多次提到這個標準,同時要求各村以黨建為引領,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到村莊整治建設中來,齊心協力提升村文化廣場,推動村道“硬化、美化、亮化”,整治村莊房屋外觀,加快完成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切實讓村莊‘靚’起來、‘富’起來。”
走訪期間,林國華表示:“今天過來,我來既是給大家拜年,也是為大家鼓勁,我們的工作,最終是為了讓老百姓收益,讓他們有更大的獲得感、幸福感,新的一年,讓我們一起為了這個目標加油!”
書記上門拉家常 村民新年滿期盼
環丹霞山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連片創建工程是仁化上萬農戶的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林國華表示,鄉親們的眼睛是盯不住我們干活,但卻看得見工程進展。作為黨在鎮村基層的傳聲筒、留聲機,仁化廣大干部要時時刻刻傾聽村基層的聲音,凝心聚力打贏仁化農村環境整治攻堅戰,讓農村群眾過上向往的幸福生活。
在大年初一萬家團圓的日子,林國華走村入戶拜年,問需于民,讓基層干部和老百姓在新年第一天看到黨的身影、聽見黨的聲音、堅定黨的領導。
采訪最后,謝西斗和記者這樣說:“新年第一天,見到縣領導來入戶拜年,我感到很意外、很高興。我覺得共產黨的領導干部親民、很實,一如往昔!”
“林書記能把我們村干部當親戚來走動,心平氣和的聽村里的聲音,讓我真切地看到機關干部的作風轉變。”譚文秀表示,林書記大年初一走到基層來,讓他們這些村一級的干部打心底里感到仁化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有譜、可行、滿動力。
(縣委辦 譚玉玲 圖:龍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