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鄉村振興專欄

        長江鎮學堂垇村光伏發電正式并網促鄉村振興脫貧

        發布日期:2018-09-01 11:31:00 來源:本站
        打印

        8月31日,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運行和檢測,我縣長江鎮學堂垇村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

        在當天的活動中,縣委副書記邱志堅、韶關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夏娟先后做了講話。邱志堅指出,長江鎮學堂垇村光伏發電正式并網發電,表明了該村產業幫扶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效,光伏扶貧項目節能環保效益好,產業扶貧見效快,在精準脫貧工作中實現了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扶持轉變。他要求有關單位和部門要向長江鎮學堂凹村學習,大膽創新產業扶貧模式,整合精準脫貧工作和產業發展,積極探索,創新扶貧工作思路舉措。

        長江鎮學堂垇村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是該鎮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一個剪影。這也是我縣33個重點貧困村中,裝機容量最大的一個村級光伏扶貧項目。據了解,該村是韶關市委宣傳部、丹霞山管委會幫扶的省定貧困村,兩家幫扶單位建立定期研究或會簽工作機制。建立每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干部、鎮駐村工作組聯席會議工作推進機制,加強了工作對接和責任落實。目前,該村已納入仁化縣農村基層黨建示范點和長江鎮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雙示范”建設。在產業幫扶工作中,確定了以毛竹撫育和光伏項目為重點,推進學堂凹村的產業振興。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緊密團結,因地制宜,成功引進了新型產業扶貧項目光伏發電,在學堂凹村委會辦公大樓的樓頂發展光伏發電項目,整個項目投資145萬元,裝機容量146.8千瓦。該扶貧光伏項目采用全額上網模式與國家電網相并,項目零污染,真正屬于清潔、環保、綠色新能源。項目將全額上網售電,光伏電站成功發電并網后,每年收益預計約10萬元,直接受益于該村貧困戶28戶101人,預計當地貧困戶的人均增收達1000多元。

        (縣廣播電視臺 江升平 譚國良)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