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強調,要順應農業發展新形勢、農村發展新要求、農民群眾新期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聚焦著力點和突破口集中用力,推動廣東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抓鄉村振興,首先要解決靠誰來具體組織、推進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廣東大力實施的“頭雁”工程正著眼于此,旨在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堅強戰斗堡壘。這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程,須把選優配強帶頭人隊伍作為首要任務,對全省1.97萬個村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分類施策引導幫助提升能力水平,統籌選派、統籌管理、統籌使用優秀黨員干部到全省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擔任第一書記,全面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新時代,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升級變化的消費需求,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抓手,做好“特”字文章,培育特色產業強鎮強村,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觀光農業,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質量興農之路。同時,注重發揮工商資本的作用,開展“萬企幫萬村”行動,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總結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發展產業模式。
良好生態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扎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我們要認真學習借鑒浙江經驗,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堅持規劃先行,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分梯度、分類型推進創建工作,滾動發展打造1000個以上示范村引領帶動,用10年時間全面整治提升全省農村人居環境。另外,以培育特色小鎮為抓手,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同部署、齊推進,打造鄉村振興的新支點、新載體,再現嶺南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鄉村的熟人社會特征明顯,村規民約在引領鄉村道德規范、培育文明鄉風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此,要在全省開展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活動,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相統一,促進農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同時,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打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年攻堅仗,整治陳規陋習,塑造鄉風文明新風貌。
事業因人而興,鄉村振興亦是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改革開放40年來,我省人口長期“單向流動”,造成農村處于“失血”“貧血”狀態。改變這種狀態,亟待各類人才“上山下鄉”、由城市向農村流動。要制定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扶持政策,建立促進專業人才下沉機制,健全人才結對幫扶機制,強化鄉賢和外出務工人員對接機制,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培育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讓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鄉村振興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細的工作,堅決打好精準脫貧這場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意義的攻堅戰。”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來不得半點虛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與打好脫貧攻堅戰有機銜接起來,制定實施精準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堅持精準施策,注重激發內生脫貧動力,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將2018年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的部署要求,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確保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任務。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舉全省之力把鄉村振興戰略謀劃好、實施好,抓住重點問題,瞄準短板弱項,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奮力書寫新時代廣東“三農”工作新篇章。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