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鄉村振興專欄

        仁化旅游、城鎮、產業等系列報道(七)——美麗鄉村

        發布日期:2018-01-18 15:57:00 來源:本站
        打印

        仁化:匠心打造  鄉村煥發新活力

         

        寒冬時節,筆者走馬仁化縣丹霞街道辦瑤塘新村,只見徽派風格民居整齊劃一、房前屋后干凈整潔、道路寬敞硬底化、文化閱覽室新建成……瑤塘新村實現了從陳舊村莊到美麗鄉村的華美嬗變。嬗變的背后,是仁化縣加快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丹霞街道瑤塘新村全貌,仁化縣委農辦供圖)

        新農村建設讓老村換新顏

        去年來,仁化縣圍繞“一三九”戰略,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發展,補齊農村短板,提升公共服務建設。全縣33條省定貧困村、45個沿線村莊及33個面上村莊3個批次開展整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新農村建設,規劃先行。2017年,我縣出臺了《仁化縣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17-2019)》,在全市范圍內率先完成了33條省定貧困村318個自然村整治創建規劃,編制完成了50個行政村(含33條省定貧困村)可行性研究報告及6個主要沿線道路村莊的項目概算。

        (董塘鎮大井村全民參與“三清”整治,黃付養攝)

        與此同時,我縣加快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統一制作新農村建設和“三清三拆”臺賬簿:全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591個,完成清理巷道、溝渠等5800條,面積21萬平方米;清理存量垃圾1.5萬處、1.8萬噸;拆除危舊棄房、亂搭亂建等3800處、25萬平方米。我縣88.5%的自然建立了村民理事會,村民自治機制不斷健全。

        農村綜合改革為振興蓄力

        農村綜合改革是仁化縣委“一三九”戰略九大任務之一。2017年,我縣制定了《仁化縣農村綜合改革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17-2019)、《仁化縣農村綜合改革2017-2019年工作要點》,涉及農村產權改革、農村經營體系改革、農村投融資體制改革、農村基層公共服務體系改革、農村社會治理改革等5大領域改革共24項重點工作,農村綜合改革走向深入。

        農村產權改革方面,我縣土地確權已完成30.75萬畝實測面積的外業指界工作,實測率為100.75%;完成頒證32868本,頒證率達到95.22%,為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奠定了基礎。

        基層公共服務平臺方面,共籌集建設資金1591萬元,已全面完成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鎮村基層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縣、鎮、村三級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并投入使用,實現網上辦事功能。推進網上辦事大廳建設,辦事大廳共受理業務19639件,辦結事項19452件,辦結率為99%,群眾對大廳的辦事效率均為滿意。

        農村投融資改革方面,建成農村普惠金融“村村通”信用村、取款點各109個,評定信用戶32911戶,累計授信貸款1.47億元。制定了《農村普惠金融實施方案》、《農村產權抵押貸款工作方案》等,進一步完善了農業普惠金融政策,為村民創新創業提供保障。

        現代化為傳統農業做“嫁衣”

        仁化縣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第二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2017年,我縣制定《仁化縣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推動當地現代農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日前,記者在仁化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核心區——大橋鎮看到,一個個大棚內果蔬長勢良好。原來,這里的蔬菜種植大多使用的是由韶關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提供的優質種苗,并由該中心提供全程技術指導,確保農作物的優質高產。2017年,示范區內還建成了全市首個標準化貢柑無病毒繁育苗基地;引進企業在董塘河富村投建以大棚果蔬為主的產業扶貧項目;啟動了粵北柑橘脫毒與黃龍病監測實驗室建設項目研究論證工作……示范推廣作用逐漸顯現。  

        (董塘鎮水培蔬菜基地,縣農業示范區供圖.)

        示范區還積極引導農業企業“網上觸電”,將農特產品與樂村淘、小農丁、韶關農產品電商等平臺對接,拓寬銷售渠道,推動產業信息化發展,培育了農產品銷售電商30多個。

        據悉,通過推進科技農業、觀光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建設,示范區輻射帶動全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白毛茶、丹霞謝柚等12個產品被評為廣東省第二屆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或新農產品經營專用品牌。紅山鎮魚皇村被列入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是全市唯一上榜村。紅山鎮富農茶葉專業合作社認定為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鴻偉木業(仁化)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達46個,農業觀光采摘園147家,休閑農莊136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5家、家庭農場33家。

         

        展望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發展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加快推進周田平甫村、董塘河富村、丹霞街道康溪村、城口上寨村等4個縣級新農村示范標桿村建設,統籌抓好“一鎮一示范村”以及33個省定貧困村和國省道兩旁、省界周邊村莊建設,示范帶動全縣新農村建設。圍繞省政府提出環丹新農村建設要求,充分發揮“丹霞彩虹”省級新農村示范工程的示范帶動作用,打造環丹新農村集群。通過整合土地等資源要素,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穩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充分發揮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帶動作用,完善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新型休閑農業與旅游觀光產業,探索打造“田園綜合體”模式,規劃建設仁化縣現代農業展示中心,推進展示服務中心的物流系統、農村電商交易系統等信息化建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李佳   祝向恩   譚玉玲)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