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拆除那個養豬場太好了,現在再也聞不到臭味了?!苯眨驶h長江鎮墟鎮居民謝阿姨看到自己家附近的養豬場被關閉拆除,心里特別高興。她告訴筆者,以前養豬場臭味難聞,讓附近居民住得特別不舒服,現在縣里幫忙處理關閉了,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長江鎮墟鎮養豬場被關閉拆除,是仁化縣畜禽養殖整治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去年來,仁化縣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生態優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省、市的有關部署要求,結合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全力抓好畜禽養殖整治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農村規模養殖場無害化處理不當影響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以及沿河建的養殖場畜禽糞直接排進河道造成污染等問題,促進畜禽養殖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保護水資源,筑牢粵北生態屏障。
仁化縣成立了畜禽養殖整治機構和專項整治工作小組,出臺了《仁化縣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劃定方案》《仁化縣畜禽養殖整治工作方案》《仁化縣畜禽養殖場整治獎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按照“發展與治理并重、生產與生態兼顧”原則以及“治舊控新、疏堵結合、整體聯動、集中整治”的方針,重點對丹霞山自然保護區、仁化縣水源保護區、仁化縣的湞江、錦江、董塘河及其支流、人居密集區及主要交通要道1000米范圍內的養殖場以及全縣范圍內證照不齊全的畜禽養殖場等,進行關閉、搬遷,從源頭上防治和減少畜禽養殖污染。
同時,推行畜禽養殖無害化、生態化,對于限養區及適養區的養殖場,鼓勵清潔生產、循環利用,并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善相關手續和建設異位發酵床、零排放等模式的污染防治配套設施,經縣、鎮驗收小組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養殖。建立健全畜禽養殖日常巡查和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措施,確保畜禽養殖不出現“反彈”和“復養”現象。
據悉,自去年來,仁化縣共關閉347家畜禽養殖場。其中,2017年對禁養區進行了清理整治,關閉禁養區60家養殖場;2018年又對河流域和交通要道1000米內養殖場進行清理整治,完成了去功能化養殖場205家、拆除養殖場82家,已關閉的養殖場拆除面積約21.44萬平方米。通過開展畜禽養殖整治專項行動,提升了生態文明建設,全縣鄉村變得更生態、宜居、美麗,縣域內河流水質變得更干凈、清澈。
(縣委辦譚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