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文明在身邊專欄

        【新時代文明實踐】再結碩果!仁化紅軍長征游線路榮獲這一榮譽

        發布日期:2020-05-13 11:32:48 來源:本網
        打印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公布了廣東省歷史文化游徑(第一批)名單,其中仁化紅軍長征歷史文化游徑成功入選。入選線路為:仁化縣民俗非遺文化街—丹霞山—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恩村古村—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紅軍街,這是仁化縣自2019年10月被列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國試點縣以來獲得的又一項榮譽。





        此次入選的仁化紅軍長征歷史文化游徑位于106國道寶能文旅城至城口紅色小鎮路段,線路總長約40公里,以仁化縣民俗非遺文化街為起點,途經丹霞山、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恩村古村、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和紅軍街,向廣大游客展示仁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地方民俗、特色小吃文化、丹霞文化和紅軍長征文化,讓游客充分領略和體驗仁化不同的紅色文化。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仁化紅軍長征歷史文化游徑第一站的民俗非遺文化街展示了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地方民俗、特色小吃,蘊含了仁化縣的歷史及文化民俗特色。第二站丹霞山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風景區,被評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5A級旅游景區等。而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紅軍街為仁化縣城口紅色特色小鎮代表性景區景點,其中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是廣東省唯一一個以紀念紅軍長征為主題的紀念館。在聆聽紅軍故事,重走長征路的途中,游客們還可細細游覽歷史悠久、建筑風格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國傳統村落——恩村,感受恩村古村的獨特文化魅力。



        仁化縣“文藝輕騎兵”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文藝演出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出文明之花。2019年以來,仁化縣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整合資源,以“唱響紅色主旋律,打造絢美大丹霞”為主線,組建“紅心閃耀”基層黨建、“仁愛仁心”宣講和“全民尚文”等13支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大隊,在各紅色文化陣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文藝演出、紅歌教唱、非遺展示、送戲下鄉、書畫展覽等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城口鎮恩村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文藝演出活動。

        在仁化紅軍長征歷史文化游徑的各個景區景點,常常能看到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在清理環境衛生、撿拾垃圾、整治道路積水等,營造良好的旅游景區環境。據悉,自去年以來仁化縣的“紅心閃耀”基層黨建志愿服務隊組織黨員志愿者近千人次深入到粵北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恩村古村、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紅軍街等景區景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向村民發放人居環境整治倡議書,營造人人動手、人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通過整治后,環丹沿線的紅色文化景區景點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讓當地群眾切身感受到了環境整治給他們帶來的實惠。

        不僅如此,在各大節假日期間,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志愿者深入到紅色文化景區景點為游客提供熱情、周到的志愿服務,為游客提供文明宣傳、交通指引、應急救助、飲水、測體溫等服務,并與各景區工作人員共同維護交通秩序,使全縣的紅色文化景區景點有人氣、有秩序,不扎堆、不聚集。其中,今年“五一”假期,文明旅游志愿服務累計服務人次達3萬余人,充分展現了仁化縣志愿服務隊的風采,推動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仁化縣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近年來,仁化縣按照“唱響紅色主旋律、打造絢美大丹霞”工作思路,依托丹霞山旅游資源,大力實施“環丹”道路、設施、產業、文化“四個連片”建設,結合丹霞紅色文化線路,把縣內景點串珠成鏈,精心打造一批紅色旅游、綠水青山游、鄉村體驗游等精品路線,助力創建國家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著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游休閑首選地。

        與此同時,仁化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本土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的積淀,講好紅色故事,挖掘古村“恩村”傳統文化精髓,提升文化影響力和旅游知名度,為弘揚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工作和推進宜居城鄉建設提供嶄新的平臺和契機。  


        圖文: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曾文韜、葉庚蘭
        校對:古燕霞 
        編輯:陳家偉
        責編:蔡權聰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