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文明在身邊專欄

        【新時代文明實踐】 仁化:紅心閃耀 “志愿”服務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05-02 17:45:01 來源:本網
        打印

        仁化縣自去年被列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全國試點縣以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在文明實踐工作中的作用,堅持以“一線雙聯”“民情夜訪”工作機制為引擎,組織15支縣委直屬黨(工)委志愿服務支隊,圍繞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中心工作開展“紅心閃耀”志愿服務活動,將志愿服務延伸至基層一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助力鄉村振興,為仁化全力爭當韶關生態文明和鄉風文明建設排頭兵貢獻力量。

        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隊伍授旗儀式

        “一線雙聯”聽民意 “民情夜訪”解民憂

        近年來,仁化縣通過建立“一線雙聯”“民情夜訪”工作機制,由縣委書記林國華任隊長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積極發揮牽頭抓總的示范引領作用,組織全縣各級黨員干部組成志愿隊,聚焦基層,服務群眾,深入各掛點鎮(街)村(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仁化縣委書記林國華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中)

        家住董塘鎮河富村的貧困戶黃枚英,今年讓她最高興的事就是他們整村都能喝上潔凈放心的自來水了。在此之前,她每天都要外出挑水回來使用,日常生活十分不便。董塘鎮黨委志愿服務支隊通過深入該村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及時發現問題并立即上報至相關部門研究,在短短一年的時間便解決了村民用水難題。如今,黃枚英隨時擰開水龍頭,都有清冽的自來水嘩嘩流出。“現在的自來水直接通到家里,飲水用水既方便也放心,徹底告別了挑水用的生活,多年的愿望終于實現了!”黃枚英高興的說道。

        董塘鎮河富村貧困戶黃枚英

        去年,飲水問題得到解決的不只是河富村。石塘鎮黨委志愿服務支隊在開展“一線雙聯”時,也了解并收集到不少村民反映因原來的自來水供水設施已遠遠不能滿足目前該鎮上萬人的供水需求。在用水高峰期的時候,很多村民家中都無法正常使用,用水問題無法得到保障,很大程度影響了社區居民的正常生活。得知情況后,石塘鎮黨委志愿服務支隊迅速將問題上報至水務部門并很快得到了解決。“接到這個情況后,我們迅速召集相關部門召開會議,研究討論解決方案,并將情況上報至縣委、縣政府,為了進一步徹底解決石塘鎮水質水量問題,縣政府和中國水務集團簽訂了一個框架協議,由縣城的供水管網擴到石塘鎮,通過管網改造建加壓站,與縣城的同網同價?!比驶h水務局黨組成員賴冬明說,同時協調仁化銀龍供水有限公司對石塘鎮、董塘鎮、丹霞街道等部分村的老舊水管進行排查和更換,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進度。目前,董塘鎮、石塘鎮、丹霞街道的供水主管網鋪設及水表到戶工程已全部完成,有效解決了這三個鎮(街)約2萬人的用水困難問題,有效建立了“同網、同質、同價”的城鄉供水安全保障體系,確保了供水水質的安全、穩定、優質。

        這些只是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各級志愿服務隊依托“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機制,切實為民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一個縮影。在各級志愿服務隊上下聯動、相互促進下,政府與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使仁化縣全面掌握各鎮村的供水情況,對群眾反映的水管老舊、水質差等問題,及時統籌涉農資金5582.88萬元,新建農村飲水工程建設146宗、改造工程建設55宗,全面完成了省定貧困村20戶以上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蓋以及非貧困村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供水工程建設,全縣33個省定貧困村實現了集中供水、安全飲水,切實解決了貧困群眾飲水難問題。

        “紅心閃耀”下基層 “志愿服務”到一線

        實施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應先行。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泛組織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28939人,下沉基層一線,結合“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每周至少一次到掛點村開展“紅心閃耀”特色志愿服務活動,緊密聯合群眾、依靠群眾共同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新時代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

        在仁化縣各鎮(街)村(社區)常常都能看到這么一群人,他們身穿紅馬甲,手持鐵鏟、掃把等工具,穿梭在村落之中,與村民一起打掃房子衛生、清理衛生死角、搬運路邊柴火和建筑垃圾等?!坝兴麄儯ㄖ驹刚撸┑募尤耄覀兇遄兊酶蓛粽麧嵍嗔?,村里大多是空巢老人,勞動力缺乏,重的累的清理都沒法干?!睙熤翊宕妩h支部書記張俊有告訴記者。

        仁化縣委宣傳部志愿服務隊幫助村民清理建筑材料

        董塘鎮安崗村是仁化縣的革命老區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安崗村擁有優質的森林資源,為加強對古樹的保護利用,給群眾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志愿者們多次到該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植樹造林活動,對荒山進行植樹造林,實行村干部分片保護的制度,對所有未成林的造林地實行全面封山管護。

        董塘鎮黨委志愿服務支隊開展義務植樹

        今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國家森林鄉村認定名單,仁化縣有9個村榮獲國家森林鄉村稱號,安崗村便是其中一員。如今的安崗村,村莊整齊劃一,郁郁蔥蔥的公園,別具一格的亭子,藍天白云、青山綠水襯印著整潔的村容村貌,昔日不為人知的紅色古村落蛻變成為名副其實的美麗鄉村。

        董塘鎮安崗村

        仁化縣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志愿者始終堅持領導在先、黨員在先、干部在先“三個在先”,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通過深入基層辦實事、深入群眾促發展,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中,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真切體會群眾疾苦,現場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有效地拉近了與村干部群眾的距離,加深了與村干部群眾的感情,達到了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同頻共振推進仁化鄉村振興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深入開展。截至目前,共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共計7441次,收集問題和建議4292個,為貧困群眾解決問題4131個。



        圖文: 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曾文韜
                   縣融媒體中心 周小溪
        校對:古燕霞 編輯:連喜珍
        責編:蔡權聰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