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仁化縣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工作,全縣各級各部門的黨員干部下沉農村一線,黨群連心、干群攜手,勠力同心打好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
領導干部蹲村辦公 整治項目按下“加速鍵”
仁化縣大橋鎮古洋村是仁化縣衛生健康局的掛點幫扶村,該局副局長卜衛群蹲點在村,現場辦公推進村莊清潔行動、脫貧攻堅等工作。筆者跟隨卜衛群入村采訪,恰好遇到貧困戶袁大伯沿著新鋪好的門口坪和巷道散步,袁大伯樂呵地說:“幫扶單位幫我們把門前硬底化了,現在進出很方便,感覺家門口都變寬敞了!”
筆者在村里轉了一圈,看到雨污管網工程正在施工建設,村民自覺地在整理門前屋后的雜物,村口的池塘整治好了,村莊變干凈整潔了。據介紹,在縣、鎮、村支持下,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古洋村先后完成了8戶貧困戶的門口坪或入戶道硬底化、搭建養雞柵欄、貧困戶廁所改造、一體化凈水設備安裝等建設。“我們把村里當自己家一樣,把貧困戶當自己親人一樣,發現不方便、不整潔的地方就設法改善,切實讓貧困戶感受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實惠。”卜衛群說道。
今年來,仁化縣四套班子成員、縣機關單位班子成員結合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每周不少于2天在掛點聯系的鎮(街)或村指導推進村莊清潔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整治項目按下“加速鍵”。
目前,閱丹公路沿線車灣村、夏富村美麗鄉村工程已完成雨污分流管網鋪設約3.7萬米,集中供水管網1.8萬米,污水處理設施39座,外立面整治4.98萬平方米,建成小廣場6個,綠化面積6000多平方米。全縣各村利用農村破舊泥磚房拆后土地累計建成小公園90個、污水處理設施20座、村道巷道硬化42條等。
“一對一”幫扶 讓貧困戶成“五美家庭”
農村家居衛生整潔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仁化縣立足貧困戶,通過干部“一對一”掛點聯系幫扶,引導貧困戶進行庭院內外清潔整理,主動摒棄不良衛生習慣,積極創建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心靈美、生產美“五美家庭”。扶溪鎮古夏村就是例子。
今年來,仁化縣委辦公室掛點聯系古夏村貧困戶的15名黨員干部,把貧困戶作為自己的“親戚”,每天輪流到村走訪貧困戶。筆者跟隨扶貧干部黃志強到貧困戶李國勝家走訪,看到門前屋后擺放得整整齊齊,房內明亮整潔,家具一塵不染。村里有幾戶不會收拾的貧困戶專門來他家參觀學習,都說要按照他家的標準進行整理。黃志強告訴筆者,別看李國勝家現在那么干凈整潔,以前也是不盡人意,后來爭取幫扶資金為他家修繕房屋,給他送了一套沙發,引導他養成好的衛生習慣,他慢慢地轉變,把家里收拾得越來越干凈整潔了。
仁化縣委辦在開展“一對一”走訪中,不僅設法促進貧困戶增收脫貧,還為貧困戶家庭添置家具、電視、生活所需物品,幫助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打掃衛生、整理庭院,引導貧困戶帶頭參與村莊清潔行動,樹立了貧困戶張文寶、李國勝兩戶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心靈美、生產美“五美家庭”,成為了全村貧困戶學習的榜樣。
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自2月以來,仁化縣各機關單位紛紛組織遍訪貧困戶活動,有的幫助他們清理門前屋后的各類垃圾及廢棄物,有的幫助他們合理整理生活物品擺放,有的送去網、柵欄等幫助他們圈養家禽……多形式為貧困戶營造干凈整潔美麗家園。
建長效機制 村民共建整潔美麗家園
村莊清潔行動要長久取得成效,需要有長效機制,讓廣大農民當主體、唱主角。在這方面,聞韶鎮塘源村上等村小組就是個例子。
日前,趁著天氣晴好,塘源村上等村小組的村民在排水溝旁忙碌了起來,村民譚大姐說:“前幾天下雨,沖了些樹枝堆在排水溝,大家約好一起過來疏通。”村民們拿著鐵鉗和鋤頭,三兩分組很快把排水溝清理干凈了。
塘源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溫天成介紹,上等村小組形成了每月一次大掃除、門前屋后自己每天掃、公共區域小垃圾村民隨手清、家禽圈養在果園、村里環境整治行動每戶派代表投工投勞、公益項目建設村民主動讓地支持的自我管理方式。村民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熱情很高,建什么項目都很快推進,村莊也長期保持干凈整潔有序。曾在上等村鋪路的施工方表示,他們在百條村鋪過村道,上等村是唯一一個沒有在路上留有雞爪、狗爪印的村。
自村莊清潔行動啟動以來,仁化縣各村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本著既盡快解決當前問題,又著眼長遠、標本兼治的要求,建章立制,采取城鄉環衛一體化、“門前三包”、群眾監督、打分考核、樹立典型、設立保潔公益性崗位等方式,確保村莊常年保持整潔、有序。
如今,在仁化縣鄉村,“人人愛衛生、戶戶比清潔”的氛圍愈發濃郁,村民以主人翁的姿態主動參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
圖片:龍全明 黃志強 吳文麗 楊國秀 縣農辦
校對:古燕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