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文明在身邊專欄

        統籌聯動 相互促進 全面發展——如何更好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發布日期:2018-02-05 11:29:00 來源:本站
        打印

        統籌聯動 相互促進 全面發展——如何更好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統籌聯動 相互促進 全面發展

        【核心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形成并積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形成并積極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調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兩大“布局”統籌聯動、協同推進,是黨中央適應我國發展新要求,站在時代前沿作出的戰略運籌。我們要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從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宏大視角,科學認識和把握這兩大“布局”的內在聯系,協調貫徹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有機統一的整體

        ●統籌對象與統籌方法的統一 ●事業大局與主要矛盾的統一 ●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統一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是相互割裂、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有機整體,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統一于國家由大向強發展關鍵階段的歷史進程,統一于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戰略設計。

        統籌對象與統籌方法的統一。“五位一體”,明確了黨中央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統籌的目標和對象,即要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這“五位”作為“一體”來統籌。“四個全面”,則明確了如何更好統籌的路徑和方法,即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五位”中的每一“位”,都有一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問題。比如,在經濟建設這一“位”中,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投射到經濟領域的目標要求,有全面深化改革投射到經濟領域的重大舉措,也有全面依法治國投射到經濟領域的法治規范,還有全面從嚴治黨投射到經濟領域的廉政制度。當我們把“五位”中每一“位”關于上述四個方面的要求都凝練出來,做一個提取“最大公約數”的工作,那就是“四個全面”。只要一抓“四個全面”,就能把“五位”作為“一體”來統籌。由此可見,“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統籌目標與統籌路徑的統一,是統籌對象與統籌方法的統一。從實踐看,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相繼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從嚴治黨進行專題研究,這既是黨中央根據“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全會議題的整體設計,也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統籌推進。

        事業大局與主要矛盾的統一。越是宏大領域的實踐越是千頭萬緒,必須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落一子而全盤活的關節點上用力,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我們黨提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是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統一的思想方法在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科學運用。“五位一體”,標示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體現的是整體推進的意涵;“四個全面”,標示的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戰略布局,體現的是重點突破的意涵。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提出要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四個字表明,“四個全面”雖然用的是“全面”的字眼,但實質上抓的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必須實現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第一個百年的目標,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特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因此,“四個全面”中的每一個“全面”,都是我們黨必須抓住抓好的工作重點。把這些重點集中到一起形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反映了我們黨通過抓主要矛盾來帶動事業發展全局的宏大思路。

        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統一。“五位一體”蘊含的各領域的目標要求,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更好實現自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權益的新期待。要達成這些目標要求、滿足這些新期待,就需要理清并解決阻礙實現這些目標要求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理清并解決人民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熱點焦點難點。“四個全面”,正是我們黨破解突出矛盾問題的對策舉措,實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的與時俱進。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主要矛盾,我們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也要解決貧富差距擴大、生態環境破壞、腐敗易發多發等問題。我們黨提出“四個全面”,有利于更好破解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問題,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各領域各方面的目標要求,在更高水平上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帶動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引領 ●以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為驅動 ●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障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我國發展新特征確定的治國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抉擇。要更好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關鍵是要發揮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帶動作用。

        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引領“五位一體”。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重大戰略目標居于引領地位。從“十三五”規劃綱要看,實現這個戰略目標,意味著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等。這些新的目標要求,必然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積極的引領作用。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及其新要求,“五位一體”的每一“位”就都必須從實現這些目標要求的高度進行戰略考量,描繪出相應的目標圖和路線圖,從而使新的目標要求變成燦爛現實。

        用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驅動“五位一體”。改革和法治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有了改革與法治的雙輪驅動,“五位一體”中無論哪一“位”,都能啃掉“硬骨頭”,不斷向“深水區”挺進。從總體上看,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方方面面,具有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大目標指向。落實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舉措,就能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提供根本路徑和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昭示著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光明圖景。落實好全面依法治國的各項舉措,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就能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提供良好秩序和法治保證。

        用全面從嚴治黨鍛造的領導力量保障“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五位一體”中的任何一“位”,都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而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就必須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管黨治黨,必須嚴字當頭,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全面從嚴治黨,高揚著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時代要求,標注著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從嚴管理干部、嚴明黨的紀律等時代內涵,內蘊著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相互配合的黨建布局,是我們黨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發展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鄭重宣示。把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我們黨就能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形成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的強大合力。

        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更好體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勇于突破思想觀念障礙 ●勇于沖破利益固化藩籬 ●勇于攻克體制機制痼疾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戰略,需要通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來貫徹和體現;作為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也都需要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的實踐中來突破。

        勇于突破思想觀念障礙。“四個全面”,蘊含著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觀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體現著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全面深化改革,體現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知行合一;全面依法治國,體現著公平正義、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守法誠信;全面從嚴治黨,體現著忠誠、干凈、擔當……這些新的理念和觀念,順應了時代進步的新要求,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的偉大征程中,無論推進哪一“位”建設,都要來一場從舊有思想困境中突圍的“思想風暴”,主動向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看齊,向“四個全面”體現的思想觀念對表。比如,在經濟建設領域,要痛下決心堅決糾正盲目追求GDP增長的錯誤政績觀,切實把思想觀念轉變到與經濟新常態相適應的正確要求上來。

        勇于沖破利益固化藩籬。從一定意義上講,“四個全面”反映了我們黨敢于為了人民打破利益固化藩籬的鐵肩擔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為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而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鐵肩擔當;全面深化改革,集中體現了我們黨通過改革來觸動既有利益格局、確保最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鐵肩擔當;全面依法治國,集中體現了我們黨通過建設法治中國來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的鐵肩擔當;全面從嚴治黨,集中體現了我們黨通過革弊鼎新來扼守執政為民底線的鐵肩擔當。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的歷史進程中,無論推進哪一“位”建設,都繞不過打破利益固化樊籬的問題。要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多謀善斷的智慧,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需要、最受益的問題入手,積極尋求各方利益的平衡點和最大公約數,最大限度凝聚共識,在繼續做大利益增量的同時,穩妥推進存量利益的優化,特別要重視抓好對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的重點、路徑等的統籌安排、科學謀劃,構建起防范和規避利益固化的有效制度與長效機制。

        勇于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當前,我國一些領域的具體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空白點”和“薄弱點”,乃至還有一些頑瘴痼疾。“四個全面”,致力于健全完善我國各方面的制度機制,是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的強大法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重健全完善發展各領域的制度機制;全面深化改革,以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總目標,直接聚焦制度機制頑瘴痼疾;全面依法治國,注重健全完善法治領域的制度機制;全面從嚴治黨,注重健全完善黨建領域的制度機制。攻克頑瘴痼疾、完善各項制度機制,最終都要落實到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領域的制度建設上來。比如,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制度機制方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生態文明目標體系等。面向未來,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征程中,我們要進一步夯實制度基礎,扎緊制度籬笆,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彰顯出更為突出的特色和優勢。 (執筆:劉光明)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