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廁所外觀設計成鳥籠形狀,建得非常有特色。這不僅是廁所,也是景點呀!”日前,在仁化縣丹霞山腳下喜頭村的旅游廁所,一位來自贛州的游客對喜頭村高顏值的旅游廁所稱贊不已。
今年仁化縣啟動實施創建國家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年攻堅行動以來,籌集投入資金近200萬元,旅游服務企業自籌資金近100萬元,合力在全縣旅游景區景點、旅游線路沿線、交通集散點、旅游接待場所、縣城中心、鎮旅游集散中心等建設旅游廁所,掀起了一場“廁所革命”,逐漸補齊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文明的短板。截至目前,全縣新建了17座旅游廁所,改造提升了12座公共廁所,進一步提升了全縣公共服務水平和旅游業品質。
據了解,我縣“廁所革命”參照國家、省、市的旅游廁所建設標準進行改造建設,外觀注重抬高“顏值”,建成鳥籠式、竹籬笆茅草屋式、復古泥磚式、徽派式的廁所,并與周邊的自然風光、建筑相協調,還配以花、草、樹等綠植,形成“一廁一景一廁一品”的效果。內在建設追求“看著爽心用著舒心”,均設置了“第三衛生間”(即無障礙廁所),結合整體設計品味配備了相應風格的燈飾、置物臺、衣帽鉤、面鏡、洗手盆,還有洗手液、手紙、烘干器等。此外,精選了仁化的自然人文景觀圖片懸掛于廁所中,還張貼了文明標語,擺放了盆栽、裝飾品等,打造廁所文化,給廣大游客提供一個在廁所也是在景區的旅游體驗。
目前,我縣還把“廁所革命”列入了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計劃到2019年底,全縣旅游景區、縣城中心、旅游線路沿線、交通集散點、鄉村旅游點等場所的廁所數量充足、干凈衛生,達到旅游廁所質量等級標準,全縣33個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均配備無公害化廁所,其中有條件的村莊配備旅游廁所,讓廁所成為彰顯仁化城市文明和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窗口。
(仁化縣委辦:譚玉玲,仁化旅游局:徐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