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全域旅游專欄

        擦亮“紅色品牌” 助力全域旅游發展

        發布日期:2017-09-04 10:24:00 來源:本站
        打印

        仁化縣是一個充滿紅色記憶的小縣。在大革命時期,它是“海陸豐第二”,打響了粵北湘南暴動的第一槍。中央紅軍長征時期,紅一、九軍團及紅三、五、八軍團一部在仁化縣長江、城口、紅山等鄉鎮轉戰10余天,取得了銅鼓嶺阻擊戰等勝利,突破了國民黨軍精心設置的第二道封鎖線,為確保紅軍主力繼續前進創造了條件。  

        在這里,留下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光輝的足跡。作為廣東省革命老區,這塊22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史記載的紅色革命遺址達210多處。一直以來,仁化以生態旅游目的地著稱于世,如今,“紅色文化”成為仁化發展全域旅游工作中著力打造的又一亮點。

        看資源  革命先輩留下寶貴財富

        據統計,仁化縣境內現存重點紅色軍事文化遺址有56處。其中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45個,革命領導人舊居1個,烈士墓2個,紀念設施8個。紅色軍事遺址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有省、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4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1個。  

        石塘雙峰寨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在1928年發生了著名的“雙峰寨”保衛戰,是打響粵北湘南暴動第一槍“仁化暴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董塘董勸書院是朱德、陳毅發動“仁化暴動”時的指揮部;思詒堂是中共仁化縣委的誕生地;長江的“廣州會館”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還是中央井岡山根據地及中央蘇區時期的后方軍服廠。

        此外,仁化的紅色革命遺產還有董塘鎮大革命烈士紀念碑、高崗廟、紅軍長征紀念碑(紅山)、紅山紅軍橋、暴動紀念碑、石塘大革命烈士紀念碑、譚甫仁舊居、銅鼓嶺紀念園、長江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這些紅色遺址是革命先輩留給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發展紅色旅游的寶貴資源。近年來,仁化縣雖然財政比較困難,但仍然想方設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利用國家、省、市、縣專項經費對紅色革命遺址遺跡進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修繕保護。同時自籌資金對部分遺址進行保護性維護、樹碑掛牌。通過募集捐獻、財政補助等形式,新建、修復部分遺址、紀念園、紀念碑。結合景區景點的建設,修建、完善遺址相關保護設施和標識等。

        談舉措  將特色小鎮打造為紅色旅游“拳頭產品”

        今年以來,仁化縣著力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高度重視紅色旅游發展,將其納入縣委“一三九”發展戰略、《仁化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仁化縣創建國家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加快紅色旅游景區建設,完善紅色旅游產品,發展紅色旅游。全縣掀起讓紅色軍事文化遺產“活起來”的重大活動,有效修繕保護好紅色歷史資源,大力收集完善紅色歷史記載、人物事跡和紅軍故事等,出版相關歷史文獻和紀念冊,讓紅色革命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以建設紅色特色小鎮為重要抓手,發展紅色旅游,盤活紅色資源,高品質打造紅色旅游“拳頭產品”。今年不到兩個月時間建成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成功舉行了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奠基儀式,全力推進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紅軍街及丹霞豐源溫泉度假村等項目建設,打造“紅色+溫泉”鄉村旅游產業鏈,將紅軍長征遺址遺跡集中的城口鎮建設成為紅色特色小鎮示范鎮和紅色旅游勝地,將其打造成我省乃至粵湘贛三省紅色教育基地,輻射帶動石塘鎮、長江鎮、紅山鎮等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助力全域旅游發展。  

        此外,我縣大力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建黨96周年、建軍90周年契機,積極組織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尋訪紅色足跡、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讓廣大群眾深入了解仁化紅色文化歷史,并實現紅色文化遺產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記者了解到,通過紅色小鎮建設,仁化逐漸形成城口鎮“紅色+溫泉+古村”、石塘鎮“紅色+米酒+古村”等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紅色精品旅游線路,紅色旅游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今年“七一”前后,石塘雙峰寨、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城口鎮紅軍街等一處處革命遺址成為了我縣內外眾多機關單位、普通黨員家庭探訪紅色記憶的熱選地。

        說亮點  城口:革命老鎮紅色更加鮮艷

        今年7月,在仁化縣城口鎮舉行的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奠基儀式莊嚴而隆重。當天,省、市、縣領導、黨員群眾200多人參加奠基儀式,成為這個小鎮今年發生的一件大事。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是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今年4月經中央批復同意在仁化縣城口鎮設立的,是廣東省內唯一一個以長征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據了解,建成后,紀念館將完整呈現粵北紅色歷史,分別展現紅軍初創時期、中央蘇區時期、長征時期、三年游擊戰時期四個時期的歷史。項目分兩年建設完成,預計將于2019年4月建成開放。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落戶的城口鎮,是個千年古鎮,也是開國中將譚甫仁的故里。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期間在城口休整了7天,留下了許多革命故事和遺跡,著名的銅鼓嶺阻擊戰就發生在期間,紅色文化十分豐富。目前,城口鎮共有紅色軍事文化遺產數量9處。  

        多年來,當地政府在整理紅色軍事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銅鼓嶺阻擊戰遺址、譚甫仁將軍舊居、河邊街、正龍街、蘿卜壩廣場等重要遺址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護。與此同時,該鎮通過組織新聞媒體、文史專家下鄉村、進農家等走訪活動,尋訪紅軍在城口的故事,挖掘出包括紅軍在巧奪東水橋、奇襲城口鎮、血戰銅鼓嶺、露宿正龍街等過程中發生的“村民殺豬慰問紅軍”、“一把甜了80多年的糖果”、“請把南瓜錢收下”、“村民給紅軍治傷寫信”、“在大松樹上目睹阻擊戰”、“紅軍血戰銅鼓嶺”等一系列真實事跡,充實了城口史實資源,豐富了當地紅色文化。如今,到城口重走紅軍路,是不少個人、單位重溫紅色歷史、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精神的首選。  

        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紅色特色小鎮建設,今后,城口鎮一要大力推動丹霞豐源溫泉度假村項目,計劃投資約10億元開發城口鎮溫泉資源,建成集溫泉休閑中心、旅游度假酒店及旅游養生配套、森林旅游觀光以及綠色有機健康飲食等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休閑娛樂項目,形成“溫泉”主導產業。二要打造紅色旅游線路,保護好銅鼓嶺阻擊戰遺址、譚甫仁將軍舊居、勝一理發店等歷史遺跡,爭取將紅軍長征露宿地正龍街、河邊街打造成為紅軍街,建成紅軍長征紀念廣場,大力推進粵北紅軍長征紀念館建設。三要進一步挖掘人文民俗古村落旅游資源,加大恩村、上寨古村遺跡保護力度,結合古村傳統民俗、歷史淵源、當地小吃、人居環境整治,做好配套設施建設和開發,加大對古村旅游宣傳力度。四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觀光產業,以美麗鄉村、藍森生態農莊建設為契機,在全鎮范圍內大力推進生態旅游觀光項目建設,深入發展農家樂、特色民宿等,提升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此外,還將通過加快鎮區改造提升、打造品牌“美麗鄉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舉措,讓城口這個紅色小鎮更具魅力。

        石塘:以紅色為基調的“體育+旅游”初顯鋒芒

        昨日,記者走訪仁化縣石塘古村,看到家家戶戶像準備過農歷新年一樣,全家出動在大搞衛生,或在翻新房子,或在包裝米酒……“去年村里舉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帶來了大量游客,我們米酒、糍粑都前所未有地好賣,簡直把古村帶‘活’了,今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以迎接各地客人的到來。”石塘村酒農李振成興奮地告訴筆者。  

        據悉,今年9月9日至10日,石塘古村將舉辦2017年南粵古驛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賽(韶關·仁化站)比賽。本次大賽由廣東省體育局、省住建廳、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主辦。這也是石塘村第二次舉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去年是首戰賽,今年是第四站賽。  

        據調查統計,自去年7月石塘古村舉辦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首站比賽活動后,石塘古村旅游知名度明顯提升,帶動游客量大幅增長,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石塘雙峰寨景點,賽前游客量月均920人,賽后增至月均1630人,逢節假日客流量更是達到賽前的3倍。石塘鎮也形成了以古村落休閑觀光游與紅色旅游為主的“一日游”市場。石塘鎮舉辦賽事的積極性更高,還舉辦了“穿越紅色石塘”、“石塘堆花米酒節”等節慶活動,多方面展示石塘“古鎮、古街、古酒、古井”“寨中寨——雙峰寨”的風采。  

        為把本次大賽辦得更新穎、更有影響力,組委會在內容上積極創新拓展,依托石塘村不僅有保存完好的古宅民居建筑群,還有光榮革命戰斗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峰寨等優勢,以紅色為基調,增加賽前9日晚仁愛之城夜光定向暖場活動,10日當天大賽的主賽場設在紅色堡壘雙峰寨內,屆時還將設置百米定向大賽群眾體驗活動、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石塘堆花米酒釀造技藝和石塘農特產品展覽、勁歌熱舞嗨翻天表演、仁化旅游文化推介等,形成“體育搭臺各方唱戲”的生動局面。  

        目前,石塘鎮完成了石塘村鵝卵石路面復舊、雙峰寨展板建設以及圩鎮農貿市場擴建改造,正加快推進低壓電網改造、瀝青路鋪設、南粵古驛道信息柱安裝等相關設施建設,力求把石塘鎮建設成為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的示范點,打造紅色為基調的“體育+旅游”小鎮,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當地群眾積極支持賽事的籌備,古村農戶主動加快古宅房屋的修繕,按要求提升民宿客棧經營,提前釀制好堆花米酒準備參展。攤販及菜農也一改以往亂擺賣的習慣,自覺到圩鎮改造好的農貿市場擺賣。不少村民表示:“賽事肯定會進一步提升石塘村的旅游知名度,帶來更多的游客,到時我們自釀的堆花米酒銷路更不用愁了!”

        新探索  打造“紅色旅游”新名片

        我縣綜合當地歷史文化遺跡分布現狀,加大紅色資源開發,初步設計4條紅色旅游線路,為廣大游客提供多種選擇的同時,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讓紅色歷史文化旅游成為仁化的一張名片。  

        ●環丹霞山景區紅色元素旅游線路。主要是朱德、陳毅率八一南昌起義軍部隊轉戰仁化的紅色旅游線路,涵蓋縣城古城墻、周田風度村、韶石古道、夏富古村等。  

        ●石塘-董塘紅色旅游線路。該線路中,包括1928年石塘寨保衛戰遺址雙峰寨;1931年2月,紅七軍總指揮李明瑞、總政委鄧小平率紅七軍1000多人,由樂昌到達石塘村宿營時的指揮部設石塘娘娘廟;朱德、陳毅發動董塘暴動的指揮部,也是仁化縣革命委員會和工農革命軍的誕生地董勸書院。  

        ●城口中央紅軍長征歷史文化旅游線路。包括五里山古道、紅軍街、譚甫仁將軍舊居、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恩村、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等。  

        ●長江——扶溪紅色旅游線路。包括長江廣州會館、高崗廟(長江中山公園)、扶溪打鐵鋪和樟樹頭等。

        (李佳 祝向恩 譚玉玲)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