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中國人民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讓世界再次見證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的磅礴偉力。
堅定戰疫的中國力量
臨危不亂、敢于勝利的精神,形成全國一盤棋戰疫的領導力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來勢兇猛的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以堅定的信心、頑強的意志、果斷的措施,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做到令行禁止,統籌兼顧、協調聯動,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匯聚起堅實的組織領導力量。事實證明,黨中央對疫情形勢的判斷是準確的,各項工作部署是及時的,采取的舉措是有力有效的。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初心使命的堅守體現在防控疫情第一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們的政治優勢。在這次疫情防控大戰中,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當先鋒作表率,他們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黨的初心使命,黨的領導力量,黨基層組織的堅強堡壘,黨員干部的先鋒作用,黨旗在戰疫一線迎風獵獵高揚。
愛國奉獻、守望相助的精神,凝聚最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抗疫的社會力量。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愛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空洞的,而是現實的。面對疫情嚴峻形勢、與疫情搏斗的關鍵時期,愛國就是服從大局、聽從指揮,就是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愛國主義成為疫情防控當中最硬核的精神。在嚴峻的疫情防控面前,愛國奉獻、守望相助就是一種信仰,就是力量,就是希望。愛國與相助,成為抗疫期間每個普通中國人心中最光榮、最神圣的事情。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全國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匯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從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身先士卒,到廣大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從廣大社區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員、公安干警和基層干部不懼風雨、堅守一線,到廣大志愿者真誠奉獻、不辭辛勞;從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到無數快遞和運輸從業人員奔波忙碌,此次戰疫全國各族人民空前團結。14億多中國人更是以“宅”在家里這種特別方式默默貢獻自己的力量,展現出無比堅韌的自強不息精神,深刻彰顯出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精神,維系疫情防控高效運轉的科學力量。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源泉,也是人類戰勝疾病的有力武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防控疫情要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疫情初始,黨中央提出把科學防治作為根本途徑,要求落實“四早”防控要求和“四集中”救治要求,而且始終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為突出任務來抓。同時,將武漢和湖北作為主戰場,并根據疫情發展形勢相機精準施策,在全國執行“四道防線”“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和“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策略,形成步步推進、層層深入的科學工作格局。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疫情防控的成效,不僅讓我們認識到科學防控的重要性,也讓我們見識到科學的力量。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精神一旦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扎根,它所孕育的必然是無堅不摧的力量。
勇于擔當、休戚與共的精神,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中國力量。全球化時代,各國命運與共、休戚相關。人有國籍、國有疆界,但是病毒卻是人類的共同敵人。重大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疫情暴發后,中國不僅舉全國之力,采取了最嚴格的防控舉措,還積極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中國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17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和5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對我國表示慰問、給予支持。與此同時,我們以開放包容的積極姿態,主動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的溝通交流,已向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國際組織以及13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援助。習近平主席親自同多位外國政要和外國友人會談會見、通電話、互致信函,通報中國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所采取的措施,表達中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和信心,表示愿意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抗擊疫情。這不僅維護了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而且對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出貢獻。
毫不放松地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這場疫情防控的斗爭,是一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斗爭。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防控任務依然艱巨。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保持頭腦清醒、精準施策,越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毫不放松地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
發揮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相統一的戰略性作用。實踐證明,疫情防控運轉的高效協同,主要源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優勢,源于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實踐優勢。人民群眾始終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沒有人民群眾的參與,就無法打響抗疫的人民戰爭。我們要繼續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強大領導力、組織力、號召力,堅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領導指揮下,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進行協同作戰,把14億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與疫情戰斗到底,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的示范性作用。黨的基層組織始終處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我們要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守好各類疫情防控陣地,堅決做好排查、監測、幫扶等具體工作,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黨員干部要繼續身先士卒、靠前指揮,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真正扛起責任、經受考驗,以更嚴作風、更實舉措、更有效的辦法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切實做到既有責任擔當之勇,又有科學防控之智,既有統籌兼顧之謀,又有組織實施之能,真正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發揮社區聯防聯控和依法常態防控的基礎性作用。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道防線,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就能有效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我們要發動各類有生力量,扎實開展社區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人員排查、隔離警戒、交通管制等工作,構筑起聯防聯控疫情的嚴密防線。實踐也充分證明,疫情防控越到關鍵時期,依法有序防控越顯得重要。我們要堅持在法治軌道統籌推進各項防控措施,持續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的能力和成效。
發揮科技協同攻關和醫務工作者的關鍵性作用。防控疫情,既是一場與病魔較量的阻擊戰,也是一場與病毒賽跑的科技戰。我們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一方面,繼續把救治作為突出任務和關鍵環節,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另一方面,著力綜合多學科力量開展科技研發攻關,搞好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研究,全面加強心理疏導,深化疫情科研國際合作,推動科研攻關不斷取得突破,為防控一線提供“最有力武器”。
恩格斯曾經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依靠的就是綿延不絕的精神力量。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一定能凝聚起高歌行進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