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周密防控確保開學安全》和《韶關市中小學開學前后應對疫情工作方案》,檢驗各學校開學預案和各項預案的科學性和操作性,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2月27日、28日,仁化縣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了疫情防控開學應急演練活動。
各校(園)堅持“演練即是實戰”的要求,研究制定應急演練工作方案,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將“疫情”分別設置在校門口、教室兩個場景中。首先,由教師模擬學生出現體溫過高、干咳等身體不適的“疑似癥狀”,再由各校應急小組完成人員測溫、發現異常、隔離診斷、分級上報、通知家長、送醫治療、場所消毒等各項處置工作,并詳細記錄每個場景中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
演練結束后,各校(園)根據在應急演練過程中出現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針對出現的問題研究改進,找不足、補短板,進一步完善學校應急處置流程,促進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防控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管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凡口學校具體是如何演練的
首先,凡口學校相關負責人布置此次演練工作,明確任務分配,強調此次演練目的。
其次,演練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
演練流程
校門口體溫檢測點發現一名學生體溫偏高。
應急處置:
1. 立即引導學生到隔離區,用針式體溫計再次測量體溫,并仔細詢問學生身體狀況。
2.如經再次測量體溫正常,則可放行入校,并通知班主任做好課間體溫測量與體征觀察,如有異常立即上報學校。
3. 如經再次測量體溫偏高,立即通知家長,要求家長帶學生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學校,同時向校領導匯報。
流程二:
某班上課或課間發現一名學生體溫偏高或身體異常狀況。
1. 立即引導學生到學校隔離室用針式體溫計再次測量體溫,并仔細詢問學生身體狀況。
2. 如經再次測量體溫正常,則恢復上課。
3.如經再次測量體溫偏高或有其他異常狀況:
(1)立即通知家長,要求家長帶學生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告知學校,同時向校領導匯報。
(2)如家長無法到校,要立即通知所在地醫院,等待醫務人員到來處置。
(3)學校消殺人員立即對發熱學生所在班級和活動場所進行消毒。
全面消殺教室、隔離觀察室,特別消毒發熱學生的課桌椅
流程三:
當學生經醫院檢查報告為疑似病倒或確診病例時,學校辦公室立即向上級教育部門和疾控中心匯報,請求進一步工作指令,并立即做好場地人員隔離工作。
最后,由董塘鎮衛生院相關負責人對本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進行詳細點評,指出存在不足。
為了讓全體教師在防“疫”過程中更好地保護好自己,董塘衛生院相關負責人還給老師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防護用品正規穿戴的講解與示范。
這次新冠肺炎防控演練取得了圓滿成功。活動普及了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識,提高了廣大教師的防控意識。通過此次演練,學校全體教職工熟悉了應急處置具體過程,完善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檢測報告體系,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建立起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在學校的發生和蔓延,有效促進學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
據悉,仁化縣教育局為進一步保護好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并完善《仁化縣教育系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應急處置預案》,引導各校(園)設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信息聯絡組、消殺消毒組、宣傳和心理疏導組,明確職責分工,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學校開學后晨午監測,開展師生體溫及癥狀檢查;繼續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把好校門第一道健康關;組織應急演練工作,按要求落實相關防控措施;強化健康培訓教育,提高防控責任意識等,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周密防控體系,以確保開學后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圖文:仁化縣教育局 仁化縣凡口學校
校對:古燕霞 編輯:劉亭芳
責編:蔡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