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戰“疫”情 身邊故事】仁化戰“疫”中的溫暖瞬間

        發布日期:2020-02-19 10:05:42 來源:縣融媒體中心
        打印
        疫情發生以來,

        地處粵北山區的仁化縣,
        干群團結一心,步調一致,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全力以赴打響了一場全民戰“疫”。
        ↓↓↓

        粵菜師傅的新春第一道“菜”

        “你們辛苦了,快洗洗吃飯吧!”,一份份已搭配好的營養配餐端上了站點值守人員的面前。

        粵菜師傅配送飯菜。謝楚芬 攝

        “這個菜不是前段時間粵北‘粵菜師傅’競賽獲得一等獎的菜嘛,好吃!好吃!”,“你就是那個獲獎的粵菜大廚吧。”看著剛才端飯菜上來的師傅,站點值守人員小陳有點驚訝地問道。
        吃著粵菜師傅親手烹飪的可口而又熱乎的飯菜,在冷冽春雨中值崗多個小時的一線值守人員暖上心頭。

        粵菜師傅正在制作飯菜。謝楚芬 攝

        看著吃得正香的值守人員,粵菜師傅張學祺說,“連日來,全縣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醫務工作者始終奮戰在防疫一線,大家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我們是廚師,沒有趕往抗疫一線,但我們打心里想為全縣疫情防控做點什么。”

        寒風冬雨中工作人員送菜到執勤點。謝楚芬 攝

        在蒙承強、張學祺等人的倡議下,張新紅、李偉金等居住在縣城的粵菜師傅紛紛相約,自費購置食材并親自下廚,把精心烹飪的新春第一道菜獻給全縣抗疫一線的“子弟兵”。

        工作人員送菜到執勤點。謝楚芬 攝

        “疫情期間,我們響應政府的倡議,自覺關門歇業。雖然這些天我們的酒樓、飯店關了門,但是我們阻擊疫情的心卻是一直敞開的。為了讓各站點的值守人員能吃上新鮮、熱乎的飯菜,我們把每次煮好的菜飯和湯水立即進行打包,并用車快速送往各個站點?!?/section>

        千里游子的“紙巾”抗“疫”

        剛邁入網絡文化行業創業大門的小吳,在春節期間一直在廣州打理著自己的公司,卻始終關注著家鄉仁化縣的疫情防控情況,雖然囊中羞澀,但總想為家鄉的疫情防控做點事。當得知很多一線城市已開始在電梯按鍵旁貼上宣傳提示,并裝掛一次性使用的抽紙時,他迅速想到為家鄉的居家和辦公電梯免費裝掛紙巾與宣傳提示。

        工人為縣城電梯裝掛抽紙。

        為避免人員流動而帶來風險,他自費在仁化當地聘請工人開展上門安裝,并不斷通過網絡視頻,即時指導工人要將宣傳提示貼準、貼穩,抽紙要安裝到位,還一個勁地催工人務必加快速度。短短兩天時間,便將縣城的大部分辦公與居家電梯全安裝上了一次性抽紙。
        一張宣傳提示、一盒抽紙,雖然價值不高,卻深深體現了一位游子對父老鄉親的一片情誼和一種“大愛”,對家鄉戰勝疫魔的一份支援與堅定信念。
        病毒無情,團結無價。自打響新冠肺炎阻擊戰以來,在仁化縣這個只有24萬人的粵北小城里,像蒙承強、張學祺、游子小吳,這樣的一個個普通百姓,他們雖沒有沖鋒一線的生動戰績,更沒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但他們卻以游子千里“紙巾助戰”、元宵“愛心”湯圓、上陣“父子兵”、“臨時理發店”,一個接一個地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助力著家鄉的疫情防控,演繹出一個個普通百姓的助“戰”故事,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全面擦亮“仁愛仁化”這一金字招牌。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