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發揮黨建帶團建的工作格局,在全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刻,根據縣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團縣委迅速號召各級團組織積極成立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發揮青年志愿突擊隊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的新時代青年面貌,主動擔當起交通運輸、應急保障、城鄉社區農村疫情防控、衛生法律宣傳維穩等工作。“我參加”“我也來”的青年之聲從疫情防控前線傳來,越來越多的仁化青年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青年擔當的勇氣守護我們的家園。
城口鎮團委充分發揮青年團員“奉獻、爭先”的價值追求,激勵團員青年和村級團組織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將46名青年團干,34名黨員編入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實行24小時值班制。
由于城口鎮地處粵湘兩省交界處,在1月25日開始已經安排8名黨員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每天24小時奮戰在這里,逢車必查,逢人必檢,保證每一個體溫正常的旅客準予入境廣東,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廣東“北大門”。眼下正值春運返工潮,每天有上萬輛車從這里入境廣東,城口鎮省際檢查站成為入粵防疫檢測的第一道重要防線。城口鎮青年志愿戰“疫”志愿突擊隊在疫情面前眾志成城、風雨同心,用青年集體力量,筑起了嚴防死守的安全屏障!
武深高速城口鎮省際檢查站
龍全明 攝
董塘鎮團委動員鎮團員青年干部和各村(社區)青年組迅速組建成一支約100號人的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并立即深入疫情防控一線,結合工作實際分為入戶摸排組、值守執勤組、清潔消殺組、宣傳報道組和后勤保障組五大組別,大家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有條不紊地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現在正遇上春運返工潮,值守執勤一線開始繁忙起來,返鄉后需居家隔離的人員也隨之多起來,董塘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及時從后勤保障組和宣傳報道組調配人員到值守執勤組和入戶摸排組中充實青年人員力量,發揮了團員青年的主動性和聯動性,極大地保證了疫情防控阻擊的順利開展。
黃坑鎮藍田村7名正在上大學的年輕人秉持著“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信念到本村團支部志愿者服務組織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7名青年志愿者們在接受防控培訓后馬上加入戰“疫”工作當中,協助鎮政府工作人員在藍田麻夫村卡口開展值守檢查工作。7名青年志愿者們雖然年齡平均僅在20歲左右,但是他們分工有序,對來往的車輛認真、細致的檢查,一個檢查車輛,一個測量體溫,剩下的則進行輪班備勤,一天下來他們共檢查了13臺外出車輛,勸返了6臺進村車輛,對23人進行了體溫檢查,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張19張,體現了當代青年朝氣蓬勃、甘于奉獻的良好形象。
周田鎮的朱家俊,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主動加入仁化縣周田鎮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成為一名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志愿者。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他嚴格按照黨和國家的防疫方針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每天堅持到達防控一線崗位,為過往的車輛、行人測量體溫、登記情況,同時做好疫情防范知識及注意事項的宣傳……每項工作他都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將防控工作做細做實,并利用值守外的時間認真瀏覽官方主流媒體發布的關于疫情的信息,耐心細致地向周邊村民普及疫情信息和防范常識;同時他還積極配合鎮里開展“敲門行動”,勸說老人、小孩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餐、聚會等集體活動,從自我防控做起,共同抵御病毒。
“我是一名貧困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和幫助。在全國全力抗擊疫情的這個時候,我不應該害怕傳染而躲在家中,我覺得應該要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祖國分擔,做好一線防疫工作,這也是作為一個青年團員能做也應該做的事情。”朱家俊說完,又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了。他主動犧牲自己的假期,不辭勞苦,為這場艱苦的戰“疫”守好一線,為了家鄉人民的安全健康無私地奉獻。他的行為深深感染著周田鎮的團員青年們,吸引著更多的團員青年加入到了周田鎮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伍中,為共同打贏防疫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謝燊桃是扶溪鎮斜周村委會一名在讀研究生,也是一名黨團雙重身份的青年。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她主動加入扶溪鎮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在防控一線上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謝燊桃每天到崗開展防控工作,從未因疫情防控工作多壓力大而退卻。在一線防控崗位上認真做好排查員、宣傳員和防護員,當好黨員排頭兵,高標準嚴要求地完成各項防控工作任務。每次進村入戶都充分發揮個人學識優勢,認真為村民做疫情防控知識的普及和操作示范,耐心做好宣傳講解,提高村民防范意識。
“作為一名從小接受國家培養的青年,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響應,參與其中。疫情防控工作雖然有酸有累,但為了守護好自己家鄉,也為了盡快打贏這場阻擊戰,酸和累都是值得的。”謝燊桃的一言一行,深刻踐行了青年黨員的初心。在她的感染和黨組織的引領下,鎮里的黨員、返鄉青年、大學生等都積極踴躍報名參加防疫值守工作,有效構建了群防群治工作格局,營造了攜手同心、眾志成城,全面抓防控、全力抗疫情的濃厚氛圍。
大橋鎮水江村團員鐘祥龍在防疫阻擊戰打響的第一時間積極加入防疫一線,成為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的一員。作為退役軍人,他嚴格貫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指示精神,加入隊伍的第一天就隨醫護人員到水江村湖北返鄉人員家中查看隔離情況,勸導他們不要有抵觸情緒,積極配合鎮干部及衛生院做好防控工作。由于水江村是一個自然村并未通路,故兩千多名村民進出村子都依賴渡船。在疫情防控“警戒線”拉起的第一天,水江村的渡船就調整了開渡時間,以及對部分省外來車、外來人都要進行嚴格的檢查,對村民們起居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鐘祥龍同志每日都會到渡口協助工作人員進行對往來車輛進行檢查。同時,在休息時間也不忘挨家挨戶地去宣傳,告知村民們渡船的調整情況,同時積極勸導村民們盡量在家,少出門。有一天晚上十點,渡船已經停渡了,但村里有一名小孩有不舒服的癥狀,正在走家入戶的鐘祥龍同志立馬通知船工,緊急開船,護送小孩到鎮衛生院檢查,最后醫生開具證明,該名小孩只是普通感冒,并未出現疫情反應癥狀。
有一種青春正能量,叫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有一種青年擔當,叫仁化縣青年戰“疫”志愿突擊隊!時代在召喚,社會正需要我們,仁化縣青年戰“疫“突擊隊將繼續樹立好不畏困難、勇挑重擔、沖鋒在前的青年形象,讓黨旗和團旗在戰“疫”第一線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