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春節假期延長,近期將迎來返工高峰期,為有效防范化解返工潮帶來的風險隱患,現匯編了企業復工應具備的條件、企業復工后應采取的防疫措施和工廠清潔消毒三個方面的防護要點,力圖科學、實用地指引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各類生產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一、企業復工應具備的條件
(一)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管理體系
企業應建立以主要領導為負責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管理體系,貫徹落實防控工作部署和有關要求,成立由主管領導負責的防控小組,制訂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健康檢查制度、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員和工作職責,項目管理人員已到位,已落實防控措施,組織開展防控工作。
各企業在復工前要對所有職工進行摸底排查,及時掌握14天內到過或途徑疫情發生地返韶職工和目前仍在疫情發生地職工情況,建立職工“一人一檔”每日登記制度,了解職工每日身體狀況。各企業要摸清本單位仍在湖北省境內的人員底數,通知目前仍在湖北的職工暫不返韶,逐一通知,落實到人。
(三)對工作場所進行全面衛生消毒
各企業應按照防疫要求,落實環境消毒制度,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和生活垃圾裝袋清理。儲備足夠的消毒劑并掌握其配制使用方法。
(四)確保場所通風
工作場所、尤其是人員密集的工作場所、員工集體宿舍,保證自然對流通風,若自然通風不足,安裝足夠的機械通風裝置(排氣扇),確保充分通風透氣。?
(五)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提高對預防和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重要意義的認識和防控意識,了解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開展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自覺做好自身防護。教育引導從業人員注意個人衛生,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掩口鼻或采用肘護,在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應立即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洗手。
(六)實施全封閉管理
以生活住宿區和生產場所同在廠區內部的單位,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到工作場所、生活住宿區與外界圍擋封閉管理。嚴格控制無關人員進入生產廠區,建立實名制管理制度,對進出生產廠區的所有人員登記造冊,記錄姓名、籍貫、身份證號碼、來去方向及時間等信息;實施體溫監測,應真實、動態記錄,體溫正常方可進入生產廠區。
(七)設置體溫檢測點及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在生產作業區、生活區設置體溫檢測點,并配備符合規定的紅外線體溫檢測設備。準備足夠數量的醫用口罩、醫用消毒水/酒精、洗手液等防護用品配備以及體溫計、抗病毒口服液等常用藥品配備,節后員工上班,可以立馬使用這些防護物資。確保每一名進去廠區的人員均能按規定。
(八)做好食堂安全衛生管理
確保廠區食堂工作人員持有健康證,佩戴合格口罩;改善盥洗條件,為就餐人員提供飯前洗手的必要盥洗設施和洗手液。
(九)落實應急處置措施
提前與當地衛生健康部門協商,明確收治醫院,一旦發現從業人員出現疑似癥狀,確保及時送院診治。落實單人單間固定場所用于來自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或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
二、企業復工后應采取的防控措施
用人單位要服從屬地管理部門關于疫情防控的統一調度、統一監管,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輸入、傳播,保障工作現場人員生命安全。??
(一) 強化進場人員管理
進入工廠前對所有進場人員進行紅外體溫檢測,確保身體狀況良好,體溫正常者入廠、洗手。如發現可疑癥狀,應安排固定場所或要求其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就診,同時做好相應登記。
(四)掌握職工健康狀況
企業應每日了解職工健康狀況,尤其是有員工密集工作場所或有集體宿舍的單位,要制定相應的健康檢查制度,并由專人負責,嚴格執行。一旦發現有發熱和咳嗽等疑似癥狀的職工,立即報告轄區所在基層醫療機構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由社區(居委)、公安、醫務人員組成工作小組,對相關人員作進一步排查處理,發現異常的及時轉至醫療機構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和治療。對密切接觸者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報告衛生健康部門,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配合轄區政府和衛生健康部門做好病毒消殺和流行病學調查等工作。
(五)建立值班值守和疫情報告制度
各責任主體和各項目要嚴格落實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值班管理。安排專人實施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要確保在崗在位、通信暢通。落實專人專班,每日要按規定向屬地及上級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疫情防控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措施線路圖
來源:韶關市衛生健康局
校對:古燕霞 編輯:連喜珍
責編:蔡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