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出右江——血戰(zhàn)桂黔湘粵邊區(qū)
一九三〇年六月,在廣西右江地區(qū)的工農紅軍第七軍,在總政委鄧小平、總指揮李明瑞、軍長張云逸的領導下,從廣西河池出發(fā),離開了右江革命根據地,轉戰(zhàn)桂黔湘粵邊區(qū)。遺憾的是,在攻打柳州、桂林后,部隊遭受巨大損失。特別是廣東樂昌梅花戰(zhàn)役后,有萬余兵力的紅七軍僅剩數千。鄧小平敏感的意識到,如果不放棄李立三冒險主義的方針政策,不用幾個月,紅七軍將不復存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為了保存實力,鄧小平極力主張改為北退中央蘇區(qū),徹底放棄李立三的冒險計劃,放棄在樂昌建立根據地的計劃。在與李明瑞、張云逸等人討論決定后,馬上整編部隊,撤銷師建制,只保留55團、58團兩個番號和軍直屬隊。
在樂昌長來渡口過武江時,因為只有兩條小船,渡江速度十分緩慢。更要命的是,粵軍增至數團,分路包圍。用密集炮火封鎖江面,渡江十分危險艱難。紅七軍三面受敵,一面臨水,處境萬分危險。為了避免全軍覆沒之災,最大限度保存實力,鄧小平、李明瑞只得通知張云逸指揮部隊停止渡江,分路出擊突圍。從始,紅七軍一分為二,張云逸率未渡過江的部隊沿西岸揮師鄧小平、李明瑞率已渡過江的部隊1000多人殺出重圍,從東鄉(xiāng)樓方向經山路至仁化的石塘休整。為了爭取主動,剛過子時,紅七軍又奉鄧小平、李明瑞令踏上了征程。紅七軍繞過董塘、經赤石逕進入城口的塘村,厚坑,渡過城口河后,經水東、上奢、牛皮洞進入長江。
二、宿營長江——游子歸故里
當紅七軍的將士進入沙溪時,奉當時仁化縣國民黨當局之令,前來堵截的數十個民團隊員,見紅軍隊伍浩大、精神抖擻、步伐整齊有力,膽戰(zhàn)心驚,棄槍逃跑。有一個又矮又瘦的曾姓民團隊員,嚇得尿濕了褲子,七竅流血,倒地自斃。那一天,是一九三一年二月七日,紅七軍在鄧小平、李明瑞率領下,順利進入長江。
二月七日黃昏,紅七軍全部進入長江墟。鄧小平、李明瑞下令:指揮部設在高崗廟。因為那里城墻夠高夠厚,古木參天,有地方住,又是個制高點。同時,還下令在老茶廳、覆船嶺、楓樹坳、寶塔嶺、里周坳、石圳坑屋背嶺、黃石角、功富嶺、象形嶺、旗丘、新拱橋均派兵警戒。寨下、河仔邊、中山街、廣州會館、豫章會館、劉屋中廳、鄧家祠,以及部分居民的客廳均有官兵住宿。
紅七軍的一個排長,奉命率領全排快速搶戰(zhàn)寶塔嶺,當他們從李屋排往上沖時,錦江石橋頭村的蕭大鎮(zhèn)、譚坤秀正躲在寶塔里不敢回家。他們見來了那么多兵,丟下劈好的松柴,躲在寶塔里。不料,當韋排長率十幾個紅軍沖進寶塔時,他們緊張得不知所措。那位排長見是當地百姓,很面善,立刻堆起笑容,關上保險,放下槍,說:“老鄉(xiāng),我們是紅軍,是窮人的軍隊,是專門為窮苦人打江山的。你們不要怕,我們只打壞人,不打老百姓。”
說完,他蹲下身子,抓起一個石子,在地上劃,“我姓韋,是排長,廣西田東縣人。”
蕭大鎮(zhèn)讀了幾年私塾,認得他寫的字。他們見韋排長和他的兵個個都和藹可親、規(guī)規(guī)矩矩,壓在心頭的石頭漸漸放下了。于是,走出寶塔,下了山埂,挑起柴回家了。
蕭大鎮(zhèn)、譚坤秀從來沒見過這么面善可親的兵。他們清清楚楚地記得,民國十三年十月初三,滇軍趙成梁部竄入長江,先是在大村、沙坪、田心、旗丘、竹田燒殺搶掠;接著,在紙行、布行、米行、笠帽行、真仁村、石橋頭、石圳坑、李屋排、闊田壩、功富和里周大屋埸搶劫燒殺。不論任何人,稍作反抗,就被槍殺砍頭。他們抓到年輕女性就強奸。那天,長江人攜老背幼,發(fā)瘋似地逃往山區(qū)躲避。墟內店鋪被搶劫一空。十幾個村莊和幾條街道被燒成廢墟。錦江石橋頭村的蕭某某、鄒某某就是那天結婚。他倆正在拜堂,大火燒屋“噼哩啪啦”的響聲、女人小孩的慘叫聲哭叫聲、逃難人群雜亂無章的恐慌腳步聲……逼使他們和親友們一起,連飯也沒顧上吃一口,舉家奪門出逃,經井頭園、黃石角、龍灣,逃往芭蕉垅高洞。最慘的是,雜貨行的一個戚姓老板,不但家財被劫掠一空,而且妻子、小女兒、兒媳婦均被先奸后殺,慘不忍睹。戚老板在與滇軍搏斗時,被滇軍用槍托砸破頭殼死亡。戚老板的大女兒因為來石橋頭看熱鬧隨人流逃走才幸免于難。
蕭大鎮(zhèn)、譚坤秀擔著柴走到石橋頭時,橋頭有兩名紅軍戰(zhàn)士站崗放哨。兩名紅軍戰(zhàn)士“啪”給三人敬了一個軍禮,笑瞇瞇地讓開路給他們過。過了紅石橋,他們看見整條街屋檐下都有秩有序的坐滿了紅軍。自家的門口的石墩上,六只大閹雞擠成一堆等候主人歸來。一位戴眼鏡、模樣斯文的紅軍戰(zhàn)士,拿著黑色的火碳在石板上教村里的幾個小孩識字。蕭大鎮(zhèn)一眼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十多歲的長女也在其中。走到門口,他還發(fā)現(xiàn)自家的門鎖和一切東西都還完整無損??吹竭@里,蕭大鎮(zhèn)、譚坤秀開心的笑了。他都五十歲了,第一次看到對老百姓那么友好、秋毫無犯的軍隊。
進了屋,剛飲了一口水,蕭大鎮(zhèn)的長女就說紅軍想買米買菜。蕭大鎮(zhèn)二話沒說,立刻叫女兒出去叫那幾個紅軍進來。
買了一袋米、兩袋番薯芋頭,三個紅軍戰(zhàn)士走了。他們在村里的大院中間,用泥磚支起大鍋生火煮飯。
二更時辰,幾個紅軍戰(zhàn)士簇擁著一個大官模樣的人,從井頭園榕樹頭下那頭朝石橋頭走來,他每經過一個街口,站崗的兵都規(guī)規(guī)矩矩的敬禮,一副嚴肅認真的表情。蕭大鎮(zhèn)問身前的紅軍:
“那個人官是不是很大?”
“他是我們紅七軍的總政委。”
“管多少人?”
“我們紅七軍幾萬人都歸他指揮。”
“哦。”
話音一落,那個被稱為總政委的鄧斌大步流星走到了他們的面前,問:“老鄉(xiāng),你扛稻桿拿去做什么?”
蕭大鎮(zhèn)說:“你們的兵在我家的開口廳住,睡在地上,我怕他們受風濕風寒,就用稻桿墊一下。”
經過打手勢比劃,紅七軍的總政委聽懂了蕭大鎮(zhèn)的話??傉斐鍪?,緊緊地握著蕭大鎮(zhèn)的手,說:“謝謝。我代表紅七軍的將士謝謝你們!”
“總政委,不用謝。我想不通的是,滇軍來長江就燒屋殺人搶東西,你們紅軍來了就秋毫不犯,為什么?”
“因為我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是專門為窮苦大眾打天下的。”
鄧總政委面帶微笑,認真地說:“是。”
蕭大鎮(zhèn)開心的笑了。
鄧小平問:“你們住在哪?”
蕭大鎮(zhèn)答道:“就前面七八丈遠那條門進.”
鄧小平隨蕭大鎮(zhèn)走進了小院子。廳里的十二名紅軍戰(zhàn)士立刻“唰”地站起身,敬了禮。
放下稻桿,蕭大鎮(zhèn)隨即麻利的鋪床,沒幾分鐘就鋪好了。
鄧小平蹲下身子,用手掌壓了兩下床,十分高興,站起身,看著蕭大鎮(zhèn),說:“同志們,這是蕭叔叔給你們鋪的龍床,又柔軟又暖和,還防風防潮,多好啊!”
幾個戰(zhàn)士坐下躺了躺又站起來,叫道:“是好舒服!”
十二個戰(zhàn)士向蕭大鎮(zhèn)敬了一個軍禮。
鄧小平滿意地笑了。隨即,又和蕭大鎮(zhèn)一起走進了他的小飯廳。飯廳東面角落的稻桿堆里,躺著一頭一百多斤重的烏毛豬,正呼呼大睡。
說了幾句家常話,蕭大鎮(zhèn)突然貼近鄧小平的耳邊,輕聲說:“鄧總政委,我有兩樣東西給你們。”
鄧小平好奇的看著蕭大鎮(zhèn),問:“什么寶物?”
蕭大鎮(zhèn)比劃著說清了意思。
“好。”
“你派兩個人跟我去取。”
“行。”鄧小平下令在開口廳的班長和一個戰(zhàn)士,帶上鋤頭鐵棍,跟著蕭大鎮(zhèn)去了。
他們三人來到石圳坑村老虎坑的打石屋,不到一袋煙的功夫,蕭大鎮(zhèn)就取出了一個油布包?;氐郊摇`囆∑秸戎麄?。當蕭大鎮(zhèn)一層層解開油布,露出寶物時,當場的人驚呆了。
鄧小平又驚又喜,一手拿起手槍一手拿起望遠鏡,問:“蕭大哥,你哪里搞來的?”
蕭大鎮(zhèn)飲了一口水,說:“民國十三年十月初三我們長江人走勇,哦,就是逃難。雜貨行戚老板的大女兒戚玉仙,也跟著我們逃。他是有錢佬的女,三錢力都沒有,又穿旗袍,走不快。她在龍灣廟門口被一個騎馬的追上來。那個狗雜種用這把槍逼著戚玉仙進了廟。戚玉仙當時三十歲左右,又紅又白,十分靚,仙女一樣。我曉得下一步會出什么事,就從路邊的柴把堆里拉出一根一寸七八粗的茶樹棍悄悄沖下山埂。我從廟的后門進,當時,那個禽獸不如的狗雜種已脫掉褲子,把戚玉仙按在地上。我掄起生柴棍,狠狠的猛打那家伙的頭殼,就一下,就打爆了他的頭。血濺到了我的身上。我脫下我的長衣長褲要戚玉仙穿上。我朝外面掃了一眼,見沒有人,撿起這兩樣東西,拉起她就朝山上逃。”
聽了蕭大鎮(zhèn)的講述,鄧小平伸出雙手,抓住蕭大鎮(zhèn)的雙手,說:“你做得對,是英雄。我要獎賞你!”
于是,鄧小平命令警衛(wèi)員從后勤處長那領來六塊銀元,交給蕭大鎮(zhèn),說:“謝謝!謝謝??!”
三、進軍贛南——軍號響徹長江的天空
二月八日上午十點,長江人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紅軍將士吃過上飯后,所有用過的物品,該付錢的一律都付了錢;該放回原處的東西一律放回原處;睡過、走過的地方都打掃得干干凈凈;損壞的東西一律賠償,真心道歉。長江人民善良的心被深深地打動了。
因北方冷風氣南下,這一天,雨霧迷漫。軍號響了,紅七軍五十五團和五十八團的將士迅速集結,有秩有序的走出長江中山街、文明角、石橋頭,向江西省大余縣的內良鄉(xiāng)進發(fā)。
鄧小平總政委、李明瑞總指揮和紅七軍的將士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文明角、石橋頭的街巷邊,整整齊齊的擺放著散發(fā)著騰騰熱氣的幾十擔茶水,他們用水勺往紅軍將士的水壺里裝茶水;他們不分男女老少,都把煮熟的番薯、雞蛋、中間包有菜的飯團往紅軍將士的衣袋里塞,其神情手勢,不容推辭,就像父母弟妹送兒子兄長出遠門。
鄧小平總政委、李明瑞總指揮和警衛(wèi)人員走到石橋頭,看到了這一幕,雙雙向石橋頭人鞠了一躬。接著,鄧小平大步走上石拱橋,下令號兵吹停止前進原地待命的軍號。部隊停止了前進,側耳傾聽。
鄧小平總政委的李明瑞對視了一眼,隨即,又雙雙向長江人民鞠了一躬,接著,大聲說:“尊敬的長江的父老鄉(xiāng)親,我和李總指揮代表紅七軍謝謝你們了。我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期望,打敗這個腐敗的政權,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蕭大鎮(zhèn)、譚坤秀以及石橋頭一百多號人,記住了這歷史的一刻。直到四十多年后,有點文化偶爾看點書的譚坤秀,才曉得站在石拱橋上講話的大官是鄧小平。
鄧總政委話音剛落,李明瑞下令:“敬禮!”
紅七軍的將士們齊刷刷的向長江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敬了一個軍禮。禮畢,紅七軍在軍號聲中踏上了新的征程。一百多號石橋頭人,目送著紅軍將士挺進東方,越過里周坳,消失在自己的視線里。
軍號又響了,是從里周坳傳來的。號聲悠揚、蒼勁、悅耳,令人振奮,無法忘懷。
(縣史志辦 譚坤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