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中央紅軍長征經過粵北的南雄、仁化、樂昌近20個鄉鎮,突破了國民黨軍在贛粵、湘粵邊境設立的3道封鎖線,勝利通過粵北進入湖南境內。在粵北韶關的這段時間里,紅軍長征留下的長征精神,流傳的英雄事跡,成為韶關這片紅色熱土永恒的精神財富。
長征故事代代相傳
“紅軍進駐南雄新田村時,恰好碰上當地的‘姓氏節’,村里的老百姓便邀請紅軍一起歡度。”南雄市史志辦原副主任李君祥向經濟日報記者講述了當年經過新田時的故事——古老的村落里,留下了紅軍的足跡。
廣東南雄市烏逕鎮新田村的李族,將每年農歷九月十三日定為李族姓氏節。那時,當地村民忙里忙外,將村里幾座祠堂打掃干凈給紅軍住,還準備了最好的酒菜招待紅軍。據當地老人回憶,紅軍離開時,將住宿過的祠堂打掃得干干凈凈,將老百姓的東西一一歸還后才整隊出發。村里有十幾個村民自告奮勇地為紅軍帶路。
“銅鼓嶺之戰,是紅軍長征在廣東最慘烈的一戰?!比驶h史志辦黨史顧問劉耀東告訴記者,銅鼓嶺阻擊戰歷時兩晝一夜,粵軍傷亡80多人,紅軍傷亡100多人。
“這次戰斗紅軍雖然傷亡較大,但將敵人牢牢控制在銅鼓嶺南麓一線,掩護了紅軍主力后續安全通過城口一帶?!眲⒁珫|說。
廣東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的東光村,距離銅鼓嶺戰場僅六七里地?!拔沂?934年9月出生的,打仗時才剛剛出生,岳父和村里的老人給我講過很多銅鼓嶺戰斗的故事?!睎|光村的老人劉東順說。
劉東順介紹,聽說當時戰斗結束以后,周邊很多村民來到戰場,眼前滿是犧牲的紅軍、受傷的戰士。有的戰士在跨越戰壕時被子彈擊中,犧牲時還保持著前進的姿態;有些受了傷的紅軍,爬到旁邊的小溪邊去喝水。村民看到以后心疼得掉眼淚。
“他們都是窮人家的孩子?。 比缃瘢谏仃P,學校時常會請村里的老人給學生們講長征的故事,讓年輕人銘記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紅色記憶融入日常
“革命偉業千山近,紅軍長征萬里遙”“兩萬里路途風雪草地,十萬名壯士雷雨艱行”的對聯貼在南雄市油山鎮上朔村人民會堂的門楹上。這里日前舉辦了“重走長征路·共筑中國夢”第三屆重走長征路(南雄段)徒步活動。
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經過粵北的南雄、仁化、樂昌。如今,這些紅色革命老區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經濟發展和生活面貌有了極大改善。仁化縣城口鎮至今仍完整保留著一條“紅軍街”——當年紅軍路過時,不占老百姓的房屋,每天露宿街頭。
“紅軍長征路過韶關時,當地黨組織和民眾積極送水送糧、提供借宿、引路、照顧傷病員,留下了不少佳話?!贝謇锏睦先藗兿蛴浾邚褪鲋约核劦募毠?。仁化縣陳歐村有一處“紅軍泉”,記述了當年紅軍從戰場下來休整時,為了不擾民,在野外溫泉洗浴的故事。一位紅軍戰士還給老鄉贈送了一條“紅軍毯”。
在樂昌市博物館,記者看到了紅軍當年經過時留下的籮筐、斗笠、電話機等物件。幾顆銅鑄手榴彈表面,鑄有五角星紋,中心還有象征工農的鐵錘、鐮刀標志。樂昌市博物館館長歐倫彬介紹,1975年春天,樂昌九峰鎮漿源村農民挖地時發現了4顆手榴彈,是紅軍長征經過漿源村留下的。
歐倫彬告訴記者,在韶關,軍民和睦、互相支持的故事還有很多?!凹t軍部隊經過樂昌五山時,當地村民自發為紅軍碾谷籌措軍糧,為每位紅軍戰士裝滿可以維持3天的米袋;當年紅七軍在樂昌時,家家戶戶拿出糍粑給紅軍戰士吃,還照顧紅軍傷病員到祠堂休養。紅軍路過之處,秋毫無犯?!?/div>
革命事業開花結果
作為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南北咽喉,粵湘贛三省交界的韶關是嶺南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具有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
“紅色旅游可以通過產業化的推動,將本地的生態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鄙仃P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黃宣劍告訴記者,目前老區人民參與發展紅色旅游的愿望非常強烈,對發展紅色旅游表示極大歡迎和支持,渴望由此脫貧致富。
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珍貴文物、每一堂傳統課都是鮮活的教材。據統計,韶關目前共有革命舊址、遺址、紀念設施329處,其中紅軍遺址、遺跡有131處,紅軍烈士紀念碑(園)8座,經認定命名的紅軍遺址(舊址)文物保護單位37個,紅軍歷史文物1120件。
紅軍長征在粵北以及3年游擊戰期間,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情支持,傳播了革命火種,促進了當地革命運動的開展。
黃宣劍說,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留下了大量重要歷史遺存,積淀了豐厚紅色基因。為了保護和利用紅軍長征歷史文化遺產,充分挖掘紅軍長征精神的文化內涵,南雄、仁化、樂昌等地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為進一步保護和發掘紅色資源,韶關將在仁化縣城口鎮建設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打算將紅軍長征遺址遺跡集中的仁化城口鎮打造成紅色軍事文化特色小鎮,輻射帶動南雄、樂昌地區的紅色旅游資源開發,并將南雄“紅軍入粵第一仗”、水口戰役、油山游擊戰舊址和樂昌五山紅軍長征指揮所、九峰山戰斗舊址、龍王潭景區等納入其中,形成“長征之路”精品旅游線路。
在韶關市委書記李紅軍看來,紅軍在粵北突破國民黨軍3道封鎖線,為紅軍順利長征奠定了基礎,是紅軍長征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將建成的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有利于推動粵北地區紅軍長征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并為廣泛深入和持久開展好以紀念紅軍長征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