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專題集錦  /  黨史學習教育專欄

        【黨史學習教育】仁化:用好“三字訣”助力黨史學習教育推深走實

        發布日期:2021-06-21 10:40:31 來源:本網
        打印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仁化縣立足實際、精心謀劃、突出重點、打造特色,用好“學、活、干”三字訣,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這一主線,做到學有所獲、問有所得、做有實效,高標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堅持“學”字當頭,助力思想教育先行
        “要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真正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思想總開關擰得更緊、為民宗旨樹得更牢、干事的勁頭更足。”4月13日,縣委書記林國華以《銘記黨史,砥礪奮進——為推動仁化高質量發展汲取精神力量》為主題,示范引領了“黨課開講啦--百名書記講黨課”活動的開展。目前,仁化縣領導干部依托“一線雙聯”“民情夜訪”載體,帶頭講黨課、參與主題黨日活動,縣處級領導講黨課62次,帶動各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472節,基層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882多次。同時,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舉措開辟黨史學習教育“學習書屋”新陣地,通過集中學習,視頻引學、領導帶學、黨員干部自學等方式,推動黨員干部深入了解黨的百年奮斗史,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切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用好風度書房和媒體專題欄目、有聲圖書館等線上平臺,豐富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參加學習黨員人數達12194人,持續掀起全縣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圖片

        堅持“活”字為要,助力學習效果真行

        “紅軍長征的出發比較倉促,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長時間行軍作戰,在飲食這個基本問題上,是無法考慮更多和長久的……”現在,仁化群眾每天都可以通過鄉村大喇叭學習黨史了解黨史,讓黨史知識融入群眾文化活動中。為了讓家門口黨史資源“活起來”“動起來”,真正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仁化縣深入挖掘本地豐富鮮活的黨史資源,把紅色基因活化為文化產品和精神食糧,整合雙峰寨、銅鼓嶺等遺址資源,規劃紅色精品線路,組織群眾性紅色教育活動,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游學中感悟崢嶸歲月、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同時,通過看紅色電影、出版《仁化縣革命遺址通覽》等仁化本土紅色書籍;拍攝《一個五代人守望的紅軍碗》等10個口述歷史以及“百年征程  紅色仁化”紅色革命遺址系列微視頻等方式,讓干部群眾在“看、讀、聽”中學黨史,助力黨史學習教育落地見效。

        圖片

        堅持“干”字為魂,助力為民服務能行

        事事有回應,點點滴滴為群眾。仁化縣積極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以“三個聚焦”“五個著力”“七個領域”,用心用情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結合中心工作和民生實事,梳理了8件重點民生事項,實施第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調整居民用水價格等,并強力跟進項目推進工作。各單位結合自身行業職能和工作實際,面向基層,貼近群眾,立足本職崗位為人民服務,同時,該縣領導干部依托“一線雙聯”“民情夜訪”等載體,深入基層群眾、廣泛聽取意見、了解民生需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截至目前,通過收集為群眾辦實事1678件,已完成1231件,正在解決447件,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李琳

        校對:古燕霞 編輯:劉亭芳

        責編:蔡權聰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