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部門動態

        董塘鎮高蓮村:村莊美 產業興 鄉風好

        發布日期:2024-12-02 09:13:32 來源:仁化縣融媒體中心
        打印

        花草茂盛的柏油路向村里伸展,村道旁的每戶庭院都是一處風景,家家戶戶圍墻矮化串起鄉風文明,環村碧道悠悠流淌……這里就是全國文明村、省“百千萬工程”第二批典型村——董塘鎮高蓮村。

        圖片

        “新妝”秀 惹人眼

        日前,筆者漫步在高蓮村,看到村居一隅,紅磚壘起一圈,就成了美觀且實用的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謝家嬸子正在給自家的蔬菜松土澆水,滿園綠意中點綴著幾抹鮮艷花卉。說起小菜園的改造情況,謝家嬸子滿意地說道:“現在比以前好多咯,又好看,種菜腳也不沾泥。”筆者從旁邊立著的對比圖發現,這里曾經是荒廢的豬圈,改造成小菜園后亮眼了許多。而村口原來不起眼的荒草地也改造成了小花園,金黃的向日葵綻放燦爛的“笑容”。

        圖片

        在高蓮村,四處可見“四小園”風景,園內瓜果蔬菜、綠植花卉遍布,生機勃勃。值得一提的是,高蓮村還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無污染后,澆灌至四小園,實現資源化利用。行走在高蓮村,目光還會不自覺被各家美麗庭院吸引。冬青樹、石子路、小魚池……這是鄰長謝衛平家的庭院一角,花卉盆栽置于其中,綠意滿園。據謝衛平介紹,家里院子空間大,按照自己的喜好栽種了各種植物花卉,村委會結合他家庭和睦的特點,為他家院子命名為德馨園。據悉,高蓮村會結合村民的家風家訓為每戶庭院命名,有家和苑,搭建休閑小亭,品茗交談、賞景怡情;有翠竹雅居,竹林下的靜謐悠然,門前的三角梅絢爛綻放……

        今年以來,高蓮村累計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點位137處,新增種植3635株,新增主題林4個,新增“四小園”72個,新增美麗庭院58戶。

        產業“熱”遍地開花

        走進高蓮村攜手匯豐水產打造的羅氏沼蝦廠房式養殖屋頂光伏基地,建設工人正緊鑼密鼓的施工中,項目一期建設面積約160畝,現已完成近10畝地光伏板搭建,并于近期投放蝦苗。

        圖片

        匯豐水產負責人表示,此次投放蝦苗20-30萬尾,明年三月份捕撈。基地按計劃同時進行剩余光伏板搭建。筆者了解到,該項目是采用“漁光互補”的運作方式,融合光伏發電與水產養殖,以此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重創收。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羅氏蝦可達25.5噸,預計光伏發電年收入可達1840多萬元,同時為村民提供超20個就業崗位,帶動村集體增收,帶動周邊農戶增加土地租金收入。另外,高蓮村于今年還通過招商引進300畝金砂茶種植,當前該項目正在進行清表、起垅、水肥一體化澆灌系統鋪設等建設中,并準備種植第一批金砂茶。

        典型村培育,產業是支撐。高蓮村堅持發展生態農業,利用田地平坦遼闊的優勢,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作業,建立了千畝水稻種植示范田,還開展水稻新品種培育、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種植試驗示范等。同時,不斷挖掘種植新業態,新成立蓮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增20畝淮山種植基地、200畝蔬菜——玉米輪作基地。

        睦鄰生根 文明發芽

        “灑水車來啦!”高蓮村村民陳育龍駕駛灑水車緩緩行駛,水珠噴灑向路旁的花草。為管護鄉村綠植,今年高蓮村自籌資金采購了一臺灑水車,負責駕駛灑水車的司機陳育龍是當地一支挖掘機隊的負責人,他自從今年6月擔任村里的鄰長后,有了較強的村集體責任感和使命感,不計酬勞的駕駛灑水車。

        圖片

        高蓮村是全縣最早推行“睦鄰制”的村,全村劃分5個片共36個鄰,每個鄰的鄰長由村里威望比較高、服務意識比較強、為人做事正直正派的人擔任,每個鄰長服務5至15戶的左鄰右舍。鄰長謝衛平率先進行圍墻矮化透綠,在他的示范下,緊接著8位鄰長與全村村民參與進來,謝衛平積極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建設經驗,最終完成了整個高壩組累計58戶的美麗庭院打造。

        如今,高蓮村以“睦鄰制”為底色,勁吹文明鄉風,村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熱情支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