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部門動態

        紅山鎮: 堅持“四個聚焦”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發布日期:2024-07-29 15:08:09 來源:本網
        打印
        紅山鎮錨定“走在全市一般鄉鎮先進行列”這一目標不放松, 堅定綠色生態發展這一定位不動搖,聚焦產業發展、 品牌打造、典型培育、黨建引領等四個方面重點工作,以“頭號工程”的決心和力度全力推動 “百千萬工程”取得新成效。1-5月,在全市鎮域經濟考評一般鄉鎮中排名第三。

        圖片

        聚焦產業發展,壯大鎮村經濟。一是突出抓好項目建設。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建立以駐村班子和駐點村為班底的招商團隊,制定任務清單,明確責任到人,堅持發展盯著項目 “抓”、干部圍著項目 “干”、環境聚焦項目 “提”、要素服務項目 “保”,著力破解落地瓶頸。截至6月,共引進產業項目13個,總投資約2.87億元,已完成投資2.12億元。二是突出 抓好招商引資。摸清閑置資源資產,根據各村實際,突出抓好“一村一策”,實行“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努力當好服務企業和群眾的 “店小二”。1-6月,完成招商引資2.3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100%。三是突出抓好特色產業發展。建立“書記抓、抓書記”工作機制,指導各村立足自身實際,因地制宜謀劃特色產業發展。共建成高附加值產業項目9個,8個村均實現高附加值項目全覆蓋;建成鄉村振興車間7間,強鎮富村公司1家,總營業額達到1843萬元,連續兩年保持限上企業行列,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8.39萬元、1500余人就業增收。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由2021年的13.34萬元,增加到23.8萬元,增幅78.41%。

        圖片

        聚焦品牌打造,做好“小茶葉”大文章。一是著力培育區域品牌。與省茶科所合作,制定統一的標準化種植體系、制作工藝標準和質量標準體系,做到統一品牌、統一宣傳、統一包裝,提升茶產品質量,培育 “仁化白茶” 區域品牌。引進紅山銀刀、陸羽醇、金砂茶等7個白毛茶投資項目,總投資1.47億元。1-6月,擴種茶園3000余畝,苗圃基地約200畝。二是推動茶文旅融合發展。以新白至魚皇12公里長 “紅韻茶香” 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抓手,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農房風貌管控、基礎設施提升等工作,提升美麗茶園3個,改造民宿4家。以軟硬件一起抓的方式,講好茶文化+紅色故事,投入近300萬元,對新白革命長征烈士紀念碑、紅軍橋等重要遺址點進行保護修繕,建設12處研學觀光設施,編制教材《紅色紅山》《紅軍長征在紅山》、 紅色歌曲《新田村中那碗茶》等宣傳教材,共接待研學、觀光團體3萬余人次,獲評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
        聚焦典型培育,破解鄉村建設發展瓶頸。重點推進新白、魚皇典型村培育任務,結合兩個村資源稟賦、特色,科學編制發展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建立工作專班,謀劃產業、基礎設施項目36個,打造村集體茶園100畝,力爭村集體經濟突破50萬元;圍繞典型村 “十個一”目標,完成農房風貌提升3460平方米,建成“四小園”77個,“網紅”打卡點7個。落實 “市場化、制度化、群眾化”三化保潔機制,推進“微治理”十舉措,新白村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在全市“百千萬工程”標兵村“打擂比武”活動中獲得優勝獎。

        圖片

        聚焦黨建引領,全域推進綠美生態建設。一是強化黨建引領,高位推進綠美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壓實工作責任,累計發動黨員、群眾超3500人次、村民讓出土地1567平米,種植樹木13102株,建成“四小園”283個,打造綠美示范點24個。二是強化科學謀劃,因地制宜推進綠美工作。共籌措資金88.17萬元,重點在“四邊”“五旁”種植耐寒品種、開花美觀、有經濟價值的植物,如紅花荷,串錢柳,紅檵木,白毛茶等。三是強化長效管護,持續鞏固提升綠美工作。配置“三個一”專家包組,黨組織帶頭、駐村工作組、村干部、村小組長、群眾共同管護;各村(社區)制定《鄉村綠化管護責任方案》,劃分管護網格80個,實行屬地管理,做好苗木管護后半篇文章,種植成活率達到99%以上。

        圖片

        來源:縣“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

        編輯:謝文怡 校對:古燕霞

        責編:蔡權聰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