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11-15 11:46:18
來源:本網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策部署,推動全社會積極參與綠美仁化生態建設,仁化縣正在開展古樹名木認捐認養和“我為家鄉種棵樹”活動。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與傳承;一株名木,就是一種文化的記載與烙印。據統計,仁化縣共有867棵古樹,它們歷經歲月滄桑,見證著仁化發展,不僅是珍貴的自然遺產,更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市民鄉愁情思的寄托者。縣林業局副局長沈家盛表示,古樹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也是悠久歷史的見證,在維護生物多樣性、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經濟、科研價值。建設綠美仁化,人人有份、人人有責。保護古樹名木是我們的光榮使命,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認捐認養古樹名木,就是保護仁化自然和文化遺產的具體行動。保護古樹名木,能留住最美鄉愁記憶,而植下一棵新苗,能孕育一片綠色生機。積極參加認種活動就能為古樹接續更多兒孫,為仁化增添更多新綠。據介紹,此次活動通過掃描二維碼,在募捐頁面中選擇“仁化縣古樹名木認捐認養”或“我為家鄉種棵樹”,自行填寫募捐金額就能參與。董塘鎮積極響應號召,董塘鎮黨委書記劉志堅告訴記者,“自從開展仁化縣古樹名木認捐認養活動以來,董塘鎮積極響應縣委的號召,一是發動鄉賢積極認養古樹公園和認捐古樹,二是動員全體鎮干部職工積極認捐認養古樹和參與‘我為家鄉種棵樹’活動,截至目前,董塘鎮發動募捐了10多萬元。”據了解,此次樹木認捐認養認種活動個人、單位、企業、團體均可參與,有認養、認捐古樹名木,捐種樹木等多種方式。活動所募集的資金將存放在仁化縣慈善會設立管理的資金專戶,并由縣綠化委員會按照相關資金管理辦法進行專款專賬管理。活動自10月開始后,不少個人、單位、企業、團體積極參與,截至目前,仁化縣古樹名木認捐認養和“我為家鄉種棵樹”認種認養金額累計72萬元。仁化縣奧達膠合板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金閃說:“我們作為在仁化落戶的企業家,要積極參與到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一是無償捐獻600多畝公益林給仁化縣打造中草藥科普園,二是捐獻本企業生產的重組竹集成材到綠美廣東示范點制作涼亭,三是從今年開始,每年5萬元以上,連續5年認養群樂古樹公園。”作為一名仁化縣籍的群眾,董塘鎮鄉賢譚志賢則認為愛護綠美家鄉,要從自己做起,通過認種、認養、認捐等方式以實際行動為綠美仁化增色添綠,共建共享共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美仁化。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陳貴蓉 譚國良
編輯:謝文怡 校對:凌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