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在仁化產業轉移工業園落地投產達產的新能源新企業、新項目令人振奮。2023年,仁化產業轉移工業園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牽引,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的理念,重點推動睿勤電池、凱捷電源、盛祥碳酸鋰等15個新能源項目建設,2023年產業轉移園區特色產業產值預計45億元。園區聚焦企業項目所需,優化營商環境,為新項目高質量發展“聚力賦能”。
近日,在仁化產業轉移工業園廣東凱捷電源有限公司項目施工現場,兩臺大型吊機在廠區內搭建廠房框架,數名工人頭戴安全帽在施工區指揮作業。遠遠望去,紅色的廠房框架主體已基本完成,道路硬底化施工也在同步進行當中。據了解,廣東凱捷電源有限公司在仁化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3億元,建設年產160萬千伏安時蓄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產品主要有蓄能電池、鋰電池、膠體電池、鉛酸蓄電池等。在項目安全施工的前提下,目前各項工程的建設進度穩步推進。“6月底我們會逐漸進行設備調試,安排裝備入駐。地方政府和園區在政策、時間上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廣東凱捷電源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吳叢兵說道。
在另一側山頭,韶關睿勤新能源施工現場建設如火如荼。新建的廠房在山頭矗立,各項新設備陸續引入廠房進行調試。作為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新材料技術研發及技術推廣服務的科技公司,睿勤新能源項目將在仁化產業轉移工業園分三期建設6條廢舊鋰電池拆解生產線,占地面積76.7畝。一期擬建設廠房約6000平方米,項目一期建設完成后廢舊鋰電池年處理2萬噸。韶關睿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農立告訴記者,“整個項目分為三期來建設,在設備、廠房、土地投入1億進行建設。三期全部建設完估計投入2.5億左右。同時,我們也切身感受到仁化優質的營商環境和招商服務,對項目投資我們很有信心。”
仁化產業轉移工業園聚焦企業所需,靠前服務,推出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舉措,為新能源項目高質量發展“聚力賦能”。落實重點企業“一企一策”、重點項目“一項目一專班”工作機制,把工地變為陣地、現場變為戰場、進度變為尺度,環環相扣、壓茬推進,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快見效;落實落細《仁化縣工業投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施方案》,支持項目拿地即開工,打通項目審批“最后一公里”。丹霞開發區黨組成員、仁化縣產業轉移工業園服務中心主任李春華表示,“我們設有項目服務專班,提供幫辦代辦辦證資料、用地報批、環評批復、能評審查等系列落地施工過程中的全過程配套服務。我們做到以開發區管理園區為主體,通過項目具體到分管領導,執行到具體個人,與企業密切配合和溝通,達到快速高效地落實‘服務于企業、高效落地、按時達產’的良好時效。”
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吳頌丹 邱其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