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之美者在于天”。仁愛思想源遠流長,具有強大的內生力量,仁愛是仁化人民的傳統價值理念,仁化是仁化人民的心靈歸屬。無論我們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我們來自——仁愛仁化。
我們現推出《文明城市建設專欄》,多維度的展示仁化近年來在經濟社會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成果,讓我們跟隨圖文一起來看看我們家鄉的變化。
“人無誠信不立,家無誠信不和,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寧。”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文明社會的根基。近年來,仁化縣積極推動誠信制度化建設,加強誠信體系建設,營造明禮知恥、崇德向善、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為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立完善誠信評價獎懲制度
仁化縣貫徹落實《關于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的實施方案》精神,開展各單位各領域失信專項治理工作,成效明顯。
建立誠信“紅黑榜”制度。仁化縣通過建立誠信“紅黑榜”,對市場主體守法違法經營兩極行為進行披露,使誠信經營行為的先進事跡得到進一步的彰顯,讓失信企業的惡劣行為得以曝光,起到很好的獎優罰劣效應。自2016年5月建立誠信“紅黑榜”信息發布制度,每季度發布一次誠信“紅黑榜”,切實推動全社會褒揚誠信、鞭撻失信氛圍的形成,營造誠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環境。據了解,2022年上半年,共有16家企業和合作社上榜誠信“紅黑榜”紅榜,1家企業上榜誠信“紅黑榜”黑榜。接下來,仁化縣將對被列入誠信“紅黑榜”黑榜單的經營主體加強監管,引導企業嚴格誠信自律,依法經營。
加強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和守信聯合激勵。將“紅黑名單”信息查詢嵌入“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并按照聯合獎懲備忘錄開展聯合獎懲。2022年通過“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信息系統辦件9萬余件,將304戶納入聯合懲戒案例。
加大對失信主體的監管力度。充分利用“互聯網+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將市場主體基礎信息、執法監管和處置信息、失信聯合懲戒信息等與相關部門業務系統按需共享,有針對性抽取檢查對象266戶次、執法人員130人次,對照42個檢查事項進行檢查,已完成抽查232戶次,發現存在問題2個。
推進誠信宣傳教育
打造誠信公園宣傳陣地。仁化縣投入15萬元在縣全民健身廣場旁打造的誠信公園,是韶關市首個誠信主題公園,公園內設有誠信宣誓墻、誠信長廊、古今誠信故事、誠信榜樣、征信園地宣傳欄、誠信小書屋、立木為信主題雕塑等誠信相關宣傳欄30塊。
為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展示誠信文化,仁化縣還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仁化縣道德模范”“仁化好人”事跡進行宣傳,讓市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接受文明熏陶,加強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恪守誠信就是衡量一個人行為、品質和人格的標準。仁化縣將繼續推進誠信制度化建設,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識,教育引導全民樹立誠信意識和增強自律意識,樹立誠實守信的新風尚。
圖文:仁化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編輯:連喜珍 校對:劉亭芳
責編:蔡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