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2-08-24 10:23:19
來源:本網
8月23日,南國書香節仁化分會場“紅色故事代代傳”故事分享活動在城口紅色小鎮的古榕樹下舉行,吸引了當地不少學生、群眾現場聆聽紅軍長征故事,共享紅色閱讀樂趣,凝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神力量,促進全民閱讀和書香仁化建設。 城口鎮是韶關市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廣東段)規劃建設的核心區域,紅色遺址眾多,其中城口文化健身廣場具有代表性。當天天氣炎熱,但廣場門前這棵樹齡近1000年的國家一級古榕樹,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遮著驕陽,學生與群眾圍坐在古榕樹旁,乘著涼風,聆聽宣講員講述紅色書籍中的一個個長征故事。 “紅軍在城口休整期間,1934年11月7日,紅九軍團政治部宣傳隊和八團一個營在這棵大榕樹下召開群眾大會,宣判從警戒線抓獲的三名火燒河邊街民房的敵探……”城口學校退休的老校長蒙勝明,就文史資料中記載的榕樹下發生的革命故事,娓娓道來。“小蜜蜂”宣講隊員黃本洲、黃少云,分別把《仁化紅色故事》中收錄的紅軍長征粵北突圍--血戰銅鼓嶺、堅持9個多月的雙峰寨保衛戰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給大家。 仁化縣的文學愛好者范全,滿懷激情的分享紅軍戰士隨紅九軍團長征經過城口時寫的日記。“天氣嚴寒,又風又冷……許多人腳都走得酸痛異常,一拐一拐的,上午十時我軍才先后到達粵北敵人最重要的軍事據點城口鎮……郭輝勉同志會按琴,奏起了《梅花三弄》的曲子……”范全帶領大家沉醉在《一位老紅軍的長征日記》書籍中。他說:“我覺得梅花的潔白芳香和耐寒等特征,正是紅軍戰士高潔不屈的節操與品質的體現,有感而發創作了萬時山下琴聲揚的散文……”隨后,城口學校學生的一首《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詩詞朗誦,讓大家仿佛回到那個烽火崢嶸歲月。同學們站在千年大榕樹下,贊頌著紅軍長征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索以及向著理想勇敢奮斗的精神。飽含深情的朗誦,贏得在場群眾的陣陣掌聲。“今天這個活動,不僅可以聽紅色故事,看紅色書籍,還可以參觀歷史郵票展,讓我更深入地了解城口鎮紅色故事,更加堅定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城口小學學生蒙詩琪說。
此次活動圍繞傳承紅軍長征精神,還設置紅軍長征經過仁化的歷史知識有獎問答、紅色書籍及兒童讀物贈送、紅色圖書展銷、韶關本土紅色歷史郵票展覽等內容,使群眾、學生在紅色閱讀中汲取營養,增強愛黨愛國愛家鄉情懷,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吳頌丹 邱其聰 易天星(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