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部門動態

        仁化:秸稈綜合利用“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發布日期:2022-07-26 11:10:52 來源:本網
        打印
               為破解秸稈禁燃難題,仁化縣依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積極推廣秸稈還田為主,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為輔的“一主三輔”產業化利用的秸稈綜合利用路徑,鼓勵廣大農民因地制宜開展秸稈還田,形成有特色、有亮點的縣域模式,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

        圖片


               眼下正值夏收時節,韶石山下滿地金黃,熱浪攜帶著稻香,一派豐收的景象。近日,記者來到周田鎮較坑村,數臺“秸稈綜合利用”機械設備在田間運轉,農戶們在酷熱的天氣里,不畏辛勞奮戰在田間地頭,此時,仁化縣“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企業實施主體負責人杜超正沿著田埂向大家介紹“秸稈綜合利用”的機械設備及運作方式,他告訴大家,水稻在收割的同時,秸稈直接粉碎還田,為耕地地力提供了豐富的有機質。


               當地種糧大戶鄧瑞庭也在田間里認真查看每個田塊的“秸稈綜合利用”的實施情況。提到如今的秸稈綜合利用,鄧瑞庭贊不絕口,他坦言“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對種植戶好處多,不僅解決秸稈禁燃的問題,經過腐化還田后的秸稈,還能有效增強土壤肥力滋養下一季水稻的生長。

        圖片


               據了解,“秸稈綜合利用項目”不僅可以將秸稈肥料化,也可以將其變成綠色能源。在秸稈打捆離田實施現場,工作人員將壓縮打包好的秸稈裝運上車,送往黃坑鎮秸稈燃料化生產線進行加工。壓縮好的秸稈經由設備粉碎加工成可燃顆粒,實現秸稈燃料化能源化利用。該項目負責人黃敏釗介紹說,秸稈燃燒化利用項目過程實現了無縫對接、一氣呵成,不僅徹底解決了秸稈處理難題,減去了農戶們自行處理秸稈負擔,有效實現了環保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該項目也是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近年來,仁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2021年仁化縣通過公開招投標選出項目實施主體,采購40臺秸稈粉碎機、15臺專業一體化秸稈打捆機,新建了2000㎡秸稈倉儲點,構建秸稈打捆離田、運輸儲存及產業化利用補貼體系,完成了1萬畝秸稈打捆離田作業。目前,正開展1萬畝水稻秸稈粉碎、采用無人機噴施秸稈腐熟開展秸稈還田示范建設,而且同步進行各方案秸稈產業化利用的探索工作,因地制宜開展秸稈還田;同時扶持培育了9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形成有亮點、有特色的“秸稈產業化利用”縣域發展模式,帶動我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發展。

        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吳頌丹 邱其聰 譚永發(實習)

               編輯:連喜珍 校對:凌瑩  責編:蔡權聰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