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部門動態

        韶關積極推動災后農業復產,仁化縣主動聯系平臺推動玉米銷售

        發布日期:2022-06-28 16:03:36 來源:本網
        打印
               遭遇多輪暴雨和洪災侵襲后,韶關市農業受災嚴重,截至6月24日,韶關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達40多萬畝。目前,韶關市農業部門正全力推進農業災后復產工作。

        圖片

               洪水退去后,仁化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為農產品對接銷路,爭取提高農民收成。

               在韶關仁化縣,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該縣正加快對受損水利工程的修復和清淤,積極開展農業生產自救,盡最大努力爭取受災作物有所收成,對絕收的農田及時補種改種,確保今年糧食收成。
               洪水退去后,仁化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和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一道,對受災農田進行了勘驗、定損;邀請專家到田間地頭,對農戶開展災后應對指導,引導農民做好受損農作物的補種和改種工作,加強災后農作物的病蟲害監測。此外,仁化縣農業農村局還積極為農產品對接銷路,爭取提高農民收成。

        圖片

                                                                           仁化縣農民正搶收玉米。

               自2021年3月起,為推動退果還糧工作,提高村民收入,仁化縣因地制宜引導農戶種植玉米等糧食作物,該縣玉米種植面積從去年的近7000畝提高到了2.2萬畝。
                在當地政府的呼吁下,農戶李圣球今年承包了上百畝地種植玉米。3月,李圣球種下了第一季玉米,他說,“其實對我們農民來說,種什么不是問題,擔心的是銷路,就怕種好了賣不出去。”6月中旬,玉米成熟,即將采摘,但韶關遭遇了持續強降雨,“那幾天很擔心玉米賣不出去,晚上睡不著。我們就算著急摘了,沒有人買的話,放自己手里也放壞了。”
               為了解決農民們的后顧之憂,仁化縣專門成立了玉米銷售專班,依托當地龍頭企業,為玉米找銷路。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我們不僅要讓農戶種得好,還要賣得出。”
               在當地政府協調下,2022年6月,當地農業龍頭企業丹霞女農業、田地寶農業和美團優選平臺達成合作,幫助農戶的玉米銷往平臺售賣。該平臺具有按需下單、次日送達的特點,農產品可根據平臺積累的大量消費數據,預測出需求量從而指導生產。
               韶關丹霞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申麗萍說,美團優選平臺的出貨量大,比農貿市場上銷售更有保障。此外,該平臺還能引導農戶進行篩選加工,提高玉米產出品質,打造仁化玉米的口碑。6月18日起,仁化玉米在平臺上架,之后的幾天里,每日用戶預訂仁化玉米的數量都有增長。

        圖片

               仁化縣玉米種植面積從去年的近7000畝提高到了2.2萬畝。

               6月18日,接到訂單的李圣球立馬雇人進行采摘,一天就賣出去了數十噸玉米。

        圖片

               仁化縣專門成立了玉米銷售專班,依托當地龍頭企業,為玉米找銷路。

                李圣球說,“之前遇到這種洪澇災情,傳統渠道的一些商家反而會看著你著急,給你壓價,增產也不一定增收。”今年,面臨嚴重的洪澇災害,仁化縣的玉米順利賣了出去,減少了農民的受災損失,提高了農民的種植信心,李圣球打算明年繼續擴大生產。

        來源:南方+  編輯:連喜珍 校對:凌瑩 責編:蔡權聰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