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鎮作為全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仁化白毛茶的主產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無誤”。連日來,該鎮魚皇村、煙竹村、新山村和小楣水村種植的1.39萬畝白毛茶吐露新芽,相繼進入春茶采摘的高峰期,茶農紛紛搶抓黃金期,采摘加工制作今年首批“明前茶”。
近日,記者走進紅山鎮魚皇村東坑茶園。一排排茶樹依著山形,形如梯田般向高坪水庫展開。得益于高坪省級保護區的天然屏障,生長在這里的白毛茶青翠欲滴,芽苞粗壯飽滿,銀毫滿披。只見茶農們戴著斗笠,背著竹簍,雙手游走在青綠間,快速采摘葉芽,辛勤采茶的背影與青山綠水的環境相得益彰。當地茶農介紹說,每年三月是春茶采摘最繁忙的時節,她們要趕在清明前完成采摘,加工制作今年首批“明前茶”。
據了解,仁化縣是粵北白毛茶的重點產區,也是廣東省地方白毛茶良種的主要分布區。紅山鎮出產的白毛茶獲得國家綠色有機食品認證,被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白毛茶作為紅山鎮的主導產業,目前種植面積達到1.39萬畝,每年產茶約600噸,經濟產值約為5500萬元。
紅山鎮鎮長 葉琪望:
紅山鎮以鄉村振興為抓手,不斷強化茶葉產業的規劃引領,推動“三品一標”的建設,不斷提質擴容,努力打造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茶罐子”,推進茶葉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提高茶農的經濟收入水平,助推鎮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紅山鎮做強做精茶產業文章,著力打響“丹霞白茶”高端品牌,目前發展茶葉合作社、加工廠等19家,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同時,積極推動“茶文化+紅色文化”融合發展,推出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高坪水庫——魚皇村萬畝生態茶園——新白村探尋紅軍長征精神路線,為鄉村振興賦能。
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吳頌丹 袁德港 邱其聰 譚勛(實習)侯雨湉(見習) 編輯:劉亭芳 校對:凌瑩 責編:蔡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