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部門動態

        寒潮來襲!仁化縣迅速行動積極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發布日期:2021-12-27 12:09:22 來源:本網
        打印

        受寒潮影響,我縣氣溫下降明顯。記者從縣氣象部門獲悉,我縣縣城最低氣溫降至1-5℃,高寒山區將降至-2到0℃,城區有(分散)小雨,高寒山區將會有凍雨或雨夾雪,目前我縣寒冷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中,氣溫持續下降,需注意身體御寒保暖及農作物的防寒防凍。針對特殊天氣,仁化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會議精神,動員部署防御低溫冰凍天氣工作,各鎮(街)、相關部門迅速行動,部署落實各項防御措施,積極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今天上午,記者從丹霞街道、聞韶鎮、黃坑鎮、大橋鎮等鄉鎮獲悉,在低溫冰凍雨雪來臨之際,各鎮(街)強化屬地管理原則,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制度,迅速組織鎮村干部力量,加強巡查巡邏和防災避災宣傳,向村民宣傳防寒保暖措施、做好農業生產防寒防凍措施,提醒群眾全力做好防寒防凍工作。

        圖片

        圖片

        丹霞街道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丹霞街道組織人員及時把御寒物資棉被、棉衣送到低保、特困戶群眾手中。 

        圖片

        董塘鎮

        圖片

        圖片

        圖片

        董塘鎮組織人員及時把御寒物資棉被、棉衣送到低保、特困戶群眾手中。 

        圖片

        大橋鎮

        圖片

        圖片

        大橋鎮結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疫情防控、森林防火、防寒防凍等近期重點工作,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等弱勢群體。

        圖片

        黃坑鎮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黃坑鎮黨員干部到各村走訪低保戶,了解其防寒、防凍情況,及時把御寒物資棉被、棉衣送到低保、特困戶群眾手

        圖片

        聞韶鎮

        圖片

        圖片

        圖片

        聞韶鎮有關負責人向村民發放防寒保暖物資。

        圖片

        扶溪鎮

        圖片

        圖片

        圖片

        扶溪鎮慰問五保戶,低保戶等困難群眾發放防寒物資。

        圖片

        紅山鎮

        圖片

        圖片

        紅山鎮為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關心慰問發放防寒物資給低保、特困人員。

        圖片

        為保障群眾安全溫暖過冬,記者從縣民政局了解到,該局切實做好困難群眾低溫天氣防御防范工作,確保低溫天氣困難群眾防寒保暖工作落到實處。縣救助安置中心工作人員扎實開展“寒冬送溫暖”和街面巡查活動,同時對巡查發現的流浪乞討人員將及時落實救治救助措施,確保流浪人員不挨餓不受凍。

        街面救助

        圖片

        圖片

        據悉,入冬以來,縣民政局加大保障力度,向各鎮(街)敬老院的老人發放防寒物資,還通過篩查摸底,將幫助對象擴大到了困難群眾、低保家庭、城鄉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切實保障我縣困難群體度過一個“暖冬”。

        為做好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縣農業部門迅速行動,及時組織農技站有關人員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發放《防寒防凍農科手冊》,指導農戶加強田間管理,因時因地因苗落實好田間灌溉、病蟲害防控、育苗防寒防漬保溫等防災減災措施,切實降低農業生產損失。

        圖片

        農技員到田間指導

        與此同時,全縣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縣應急部門嚴格落實應急值班值守制度,積極加強防寒保供準備工作,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確保災情發生時能第一時間響應處置;縣委宣傳部通過應急廣播、電視走馬、仁化發布微信公眾號、仁愛仁化APP、電子宣傳屏等平臺,及時報道氣象信息和防寒提示,提醒群眾注意防寒保暖;縣公安、交通、應急、住建、城管等部門根據自身職能,全力做好防范因極端天氣產生的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廠房工棚、塔吊、臨時構筑物、室內用氣和用電等重點行業、重點部位的安全風險相關工作。縣電力、供水、供氣、通信等部門不斷提升保障能力,通過加強監控巡查,充分做好應急搶險搶修準備,確保生產生活秩序正常。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