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非接觸式”辦稅服務,納稅人等候時間降至3分鐘,平均辦稅時長為7.4分鐘;推動“一企雙聯”等項目,通過百名黨員開展辦稅輔導,解決群眾在辦稅繳費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這些高效、便民、暖心的場面,讓納稅人繳費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變得看得見、摸得著。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仁化縣稅務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今年5月啟用新的辦稅服務廳,借助智慧、智能、自助手段,拓展全員、全程、全方位服務模式,不斷厚植仁化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肥沃土壤,逐步形成負擔更輕、辦稅更快、服務更優、體驗更佳的稅收營商環境。
志愿服務心貼心
走進新辦稅服務廳,給人一種溫馨、接地氣、人性化的氣息。一進入辦稅服務廳便清晰可見志愿服務臺。在這里,每天都會安排2名以上的志愿服務者,負責引導前來辦事的群眾選擇最優動線辦理業務。志愿服務者秉承熱情和主動上前關懷的原則,重點服務年紀偏大、對辦理業務流程不熟及其他需要幫助的所有群眾,“一對一”的貼心服務,解決了大部分山區納稅人日常辦理涉稅業務較少、對辦稅流程不熟悉、進入辦稅服務廳不知道往何處走的困境,小小服務臺,解決的是大大民生事。
“新的辦稅服務廳不但明亮,而且一進門就有志愿服務者主動上前關切引導,完全消除了來辦稅之前怕不懂流程無功而返的顧慮,給我一種賓至如歸的舒適感。”辦理完業務的胡女士說道。
該辦稅服務廳還面向納稅人設置了母嬰室、納稅人關愛室、茶水間和讀書角,讓納稅人在辦理業務和等候閑暇之余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愛。
納稅服務便利化
縣稅務局在改造升級辦稅服務廳的過程中,把“互聯網+稅務”行動融入了新辦稅服務廳的改造設計中,以“智慧、智能、自助”為主打,將辦稅服務廳分為自助辦稅區及實體辦稅廳兩大區域。
在遠程辦稅輔導區,工作人員對預約辦稅的納稅人進行遠程咨詢,通過電話和網上輔導能辦完的事項,鼓勵納稅人在家辦理。電子辦稅區配備了12臺電腦,供納稅人現場體驗并進行網上辦稅一對一輔導,確保納稅人在大廳學一次就可在家自助辦稅,進一步提升“非接觸式”辦稅比例。自助辦稅區擺放了2臺車購稅和3臺發票一體機,滿足納稅人自行領取6種發票的需求,分流部分辦稅業務,緩解窗口工作壓力。同時,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了讀書角,現場工作人員會根據不同區域納稅人數量進行移動輔導。
“以前辦稅服務廳主要以前臺辦稅為主,納稅人的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叫號等候中”辦稅服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到。如今,縣稅務局借入駐行政服務中心的契機,對辦稅服務廳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并把人力資源往線上辦稅區域傾斜,有效減少了辦稅等候時間,緩解了高峰時段辦稅服務廳人流壓力,是推廣智慧辦稅新模式的一次成功嘗試。
推行辦稅繳費“全預約”服務后,辦稅服務廳納稅人的等候時間比推行前大大縮短,平均等候時間為3分鐘,有效提高辦事效率和納稅人滿意度,辦稅繳費手段正逐步向智能化、數字化、精準化轉變。
拓寬服務大平臺
對不斷更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掌握不到位、對“非接觸式”辦稅接受度不高等,是大多數山區納稅人與發達地區納稅人的區別。“服務有堵點,稅務有辦法”,通過“一企雙聯”“青年助企團”等項目,持續發揮宣傳政策、輔導操作、傳輸理念的作用。通過百名黨員開展“千人千面”的精準輔導,對納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指導,形成全員開展全程服務、助力智慧稅務建設的強大合力。
據悉,開展全員全程服務納稅人的“一企雙聯”項目,能迅速解決群眾在辦稅繳費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輔導納稅人快速辦完業務掌握操作流程,交流了解納稅人不愿意進行掌上自助辦稅的原因,有利于壓縮群眾辦稅繳費時間成本,讓越來越多的納稅人逐步適應線上辦稅的趨勢并掌握自助辦稅的技能。
“以前辦理業務,我們既要跑稅務局、又要跑行政服務中心。如今辦稅服務廳整體搬遷到行政服務中心,我們進一個門就能把全部事項辦完,省了‘多頭跑’的功夫,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來辦事的群眾王先生說道。
新的辦稅服務廳把構建全員服務、全程服務、全方位服務有機融入到全縣公共服務體系之中,是群眾享受“一站式”全方位服務的硬舉措。通過“一門式”服務格局的構建,稅務部門與自然資源、房管、住建、公安等單位的溝通聯系更加緊密、數據融合更加深入,“無縫式”的涉稅信息大數據網絡逐步形成,全方位的服務新服務格局正在構建。
下一步,仁化縣稅務局將持續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進一步推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走深走實,著力解決納稅人繳費人急難愁盼問題,以“干多干好干出彩”的韌勁、巧勁為企業群眾辦實事、落實惠,助力市場主體釋放活力。
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李琳 校對:凌瑩 編輯:陳家偉 責編:何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