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部門動態

        【我為群眾辦實事】仁化:為民辦事不掉隊 “一老一小”齊歡顏

        發布日期:2021-11-03 16:14:19 來源:仁化縣融媒體中心
        打印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服務好“一老一小”有利于改善民生福祉,也有利于培育和發展經濟新動能。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仁化縣立足“一老一小”,建設更加完善的人口服務體系,暖民心、解民憂、增民利,切實辦好民生實事。

        抓好基本民生 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安”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這是老年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21年以來,仁化縣堅持把養老服務保障工作做實做細,全方位多層次為老年群眾辦實事,真正解決老年人的“急難愁盼”。

        圖片

        “設施設備一應俱全,我們老年人在這里交到了許多朋友,工作人員的服務也十分細致貼心,住在這里很幸福。”劉大媽告訴筆者。目前,仁化對全縣11家敬老院進行改造提升,消防安全、入住環境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管理服務到位,得到入住老人和家屬的交口稱贊。
        據悉,仁化縣通過完善養老服務設施、落實政府兜底保障、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改革等方式,著力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改造提升了一批鄉鎮(街)敬老院、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養老服務機構。同時,在11所鄉鎮敬老院指派了當地衛生院醫生坐診,為居住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健康咨詢、常規檢查等服務,為集中供養老年人解決了養老與醫療的后顧之憂。推廣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采用線上線下等形式,引入社會組織、志愿者為有需要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提供送藥和生活用品配送等養老服務。以實施“南粵家政”工程為抓手,組織敬老院工作人員80余人參加市、縣參加養老護理員、家政服務培訓,如今護理員100%取得養老護理員資格證,逐步將養老機構建設成為安全、潔凈、溫暖、文化、幸福的新家園。
        守護健康屏障 確保“老有所醫”“幼有所護”
        “這義診活動開得好啊,因為平時事多,出行也不是很方便,加上是小毛病,就一直沒去醫院看,現在可以免費看病,真的很感謝你們!”羅大爺開心地說道。在義診現場,醫生為前來的群眾提供了血糖測量、血壓測量、免費藥品領取、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

        圖片

        據悉,仁化縣積極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扎實推進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定期體檢、上門巡診等基本服務,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同時,積極完善“一小”健康管理機制,新建婦幼保健院,全縣唯一兒童保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利用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基地,爭取上級資金完成“舒心驛站”陣地建設工作,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導團輔、個案跟蹤、家庭教育等服務;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兒童的保健管理工作不斷加強。截止到目前,為600多名新生兒免費提供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和新生兒聽力疾病篩查、為未成年人群(12-17歲)接種新冠疫苗2萬針劑。
        回應教育關切 確保“幼有所育”“學有所教”
        幼兒園是孩子在集體中接受教育的第一關,能夠就近入讀普惠性幼兒園是家長們共同的心聲。今年以來,仁化縣城北幼兒園、錦城幼兒園順利完工,新增學前教育學位900個,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率達90%以上,基本滿足學前教育需要。

        圖片

        同時,積極開展“下午四點半陽光活動”課后服務,各中小學校在開設德育、科技、藝術、體育的常規項目外,創造性設置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姐歌”傳唱、采茶戲、剪紙藝術、竹桿舞、舞龍舞獅等特色活動項目,家長們紛紛稱贊,“現在孩子可以在學校學習到這么多東西,孩子能得到全面發展,我們家長真的很開心。”王女士告訴筆者。
        目前,仁化縣已經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工作全覆蓋,據統計,其中義務教育階段(不含寄宿制學校)參與人數達2000余人。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