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石塘鎮是革命老區,今年以來,石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凝聚志愿服務的力量,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并成立“小蜜蜂”志愿服務隊,立足職能發揮優勢,繼承與弘揚革命先烈頑強奮斗、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的“勇敢農民”精神,在石塘鎮開展了一場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精神文明之花在古村綻放。
仁化縣石塘鎮 革命老區
“雙峰寨又名石塘寨,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928年,華陽寨保衛戰失守后,700余軍民在中共仁化縣委縣革委領導下,發生了被中共廣東省委,譽為農民暴動中最偉大的戰斗——雙峰寨保衛戰。”該鎮“小蜜蜂”宣講志愿者黃少云正給前來參觀的游客,介紹雙峰寨的紅色革命故事。她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通過“仁化暴動”展陳的文字、圖片、油畫、雕塑、實物、聲像、視頻等布展內容,為各地黨政機關干部、中小學生和周邊群眾提供了近300場宣講志愿服務,服務時長近200小時,累計服務群眾1萬余人次,有力推動了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深入開展。
小蜜蜂宣講志愿者 黃少云宣講
黃少云告訴筆者,作為石塘人,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她不斷學習黨史知識,持續精進自己的宣講能力,為廣大游客提供志愿宣講服務,讓更多人知曉石塘鎮的紅色革命歷史,感到非常地自豪。
小蜜蜂宣講志愿者 黃少云
石塘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古鎮,擁有傳承百年的“堆花米酒釀造技藝”。近年來,不少年輕有為的石塘青年返鄉創業,為古鎮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紅豆姑娘張露芬與丈夫,在石塘古村創辦“緣來紅豆與堆花米酒”體驗館,吸引游客體驗“堆花米酒和丹霞紅豆”非遺項目。張露芬認為“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她發揮優勢特長,在體驗館開展弘揚非遺傳統、巧手編制丹霞紅豆等主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給當地婦女教授紅豆編織方法,提高她們的經濟收入。
張露芬說:“我先生懂釀酒,我懂紅豆編織,我們在村里建非遺體驗館。讓來古村參觀的游客既能品酒香,又能體驗丹霞紅豆的編織樂趣。參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后,我經常教當地婦女編織紅豆飾品,并收購她們的編織成品。目前已成功帶動10名婦女增加額外收入,我很開心能夠幫助她們。”
農歷八月初一,石塘鎮“月姐歌”志愿服務隊在村內各祠堂舉行隆重的開壇活動。“月姐歌”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演繹流傳千年的唐朝宮廷歌謠。月姐們盛裝打扮,她們以獨特的演唱方言,演唱形式傳唱樂曲,豐富了石塘鎮的文化氛圍和內涵,展現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機和活力。同時,“月姐歌”志愿服務隊還培養了一批10多歲的小月姐,讓月姐文化得以傳承發展下去。
月姐歌排練
月姐歌志愿服務隊隊員表示,這些歡唱的婦女,有的是種菜的阿婆,有的是種水稻的大嬸,有的是釀酒的大姐,在中秋節,她們都是月姐歌女,用方言清唱,傾訴種田耕作,鄰里關系和內心情感,抒發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目前,我們也有意識地培養“小月姐”,每年中秋期間,都會讓她們一起過來唱月姐歌,將這傳統習俗文化傳承下去。
小月姐排練
近年來,仁化縣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試點工作中,依托各鎮(街)13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建了155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把群眾動員起來,激發起基層社會力量、群團行業組織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熱情和活力,打造出一支支群眾身邊不走的志愿服務隊,提升鄉村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能力,有力地推動了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入戶、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