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第52個世界地球日,第二屆亞太“地質公園周”之友好姊妹公園互展互動活動22日上午在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正式開啟。記者在活動現場了解到,全國19家地質公園將同時在各地質公園屬地舉辦為期一周的系列活動,向公眾科普地球地質地貌,珍愛地質遺跡,保護未來家園。
今年“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丹霞山博物館廣場,丹霞山管委會工作人員正為前來參加活動的同學們發放簡介資料、帶領他們參觀“友好姊妹公園”攝影聯展。攝影展展出的精美圖片讓同學們直觀地了解丹霞地貌、花崗巖地貌、砂巖峰林地貌、喀斯特地貌等地質地貌的獨特景觀。
在丹霞山博物館,同學們緊跟講解員的腳步,在丹霞山地質沙盤仔細聆聽了丹霞地貌形成原理。在地質科普知識有獎競問答現場,學生們踴躍發言,積極分享地球日環境保護和地質公園的相關知識。
東莞石竹學校學生 林錦孝: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今天又是世界地球日,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學生,或者說作為地球村的一名,我們應該樹立環保、節約的意識。
東莞石竹學校學生 倪潔鳳:
我們要樹立一個生態自然的觀念,保護好我們的環境,為我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提供保障。
據了解,今年全國19家地質公園以“互展互動”的方式,利用一周的活動時間,通過線上線下攝影圖片展,地質科普知識有獎競答贏取公園門票,跟隨地質學家游公園等方式,向公眾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和地質公園的珍貴價值,有效提高了公眾對于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丹霞山管委會副主任 陳昉:
今天在丹霞山,我們向廣大的中小學生和公眾介紹丹霞地貌的“發育”歷史,以及我們為什么要保護好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科學價值。讓他們在愉快的游覽中,去了解丹霞地貌的有關知識,然后激發大家對地球媽媽,對地球家園的保護之心。
圖文:縣融媒體中心 吳頌丹 邱其聰
校對:古燕霞 編輯:陳家偉
責編:蔡權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