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麗仁化  /  鎮街簡介

        長江鎮

        發布日期:2024-09-03 11:17:44 來源:仁化縣長江鎮人民政府
        打印

        一、本鎮概況

        1.鎮情簡介

        長江鎮位于仁化縣東北部,南距仁化縣城49公里。地處粵、湘、贛三省五縣交界處,屬省級中心鎮。鎮內交通便利,經省道S246線與縣城接連,距武深高速路扶溪出入口38公里,經省道S517線至城口鎮與國道G106線相連。下轄16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長江鎮奮發進取,成績斐然,先后榮獲“中國毛竹之鄉”、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毛竹)、廣東省森林小鎮、廣東省第六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韶關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在今年的全縣“百千萬工程”打擂比武活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2.歷史沿革

        長江鎮歷史悠久,早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先民在此活動。長江鎮隸屬關系一直隨著仁化縣行政區域演變而演變。至唐垂拱四年(688年),屬仁化縣清化鄉。明代,屬仁化縣扶溪都。自民國2年(1913年)至38年(1949年),屬仁化縣第四區,二區,長江鄉。1949年10月6日(農歷八月十五日),長江解放,成立長江鄉人民政府,首任鄉長方群生。同年11月4日與扶溪鄉成立仁化縣長扶區人民政府,區政府設在長江街。1950年8月,改稱為第三區人民政府。1953年區政府改為區公所。1955年6月,改稱長扶區公所。1957年7月,全縣撤區建鄉,成立長江鄉。1958年10月1日,成立長扶人民公社(含長江、扶溪、聞韶)),公社管理委員會設在扶溪。1961年分設長江、扶溪(含聞韶)人民公社。1968年2月,長江公社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原公社管理委員會。至1980年10月,恢復長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3年11月,改公社為區,設長江區公所。1987年1月,取消區的建制,設置長江鎮人民政府,屬仁化縣,沿用至今。

        3.經濟概況

        長江鎮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轄區面積300.6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3.83萬畝,林地總面積36.44萬畝,森林覆蓋率84.4%,2019年被省林業局認定為“廣東省森林小鎮”。2023年底,家庭總戶數8432戶,戶籍人口27160人。長江鎮山林面積、木材蓄積量均居全縣首位,活立木蓄積量125.5047萬立方米,毛竹約13333.33公頃(20萬畝),是全縣最大毛竹基地。鎮區水電資源豐富,全鎮有小水電站74座,發電量約30000千瓦時。有鈾、鎢、銅、硅石、鉀長石、輝綠石、花崗石等礦產資源,其中鈾礦是我國最早開采的地方之一,曾為祖國“兩彈一星”的發射成功作出了積極貢獻。

        長江鎮在立足自身優勢的情況下,通過招商引資和發展重點項目建設,鎮域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產業整合升級有序推進。一是把毛竹產業作為全鎮支柱產業來抓,推動毛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充分利用我鎮現有20萬余畝毛竹資源,發揮“中國毛竹之鄉”、“一鎮一業、一村一品”農業特色專業鎮(毛竹)等品牌效益,加快毛竹產業園建設,引導產業集聚,積極開展招商引資,著力將園區打造成集產學研于一體的毛竹產業園,形成龍頭帶動效應。2018年,長江鎮被中國林學會授予“中國毛竹之鄉”稱號。2019年,長江鎮被省專業鎮發展促進會評為“廣東省技術創新專業鎮(毛竹)”,以及被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農業特色專業鎮(毛竹)。2020年,長江鎮塘洞村和陳歐村被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毛竹)。2023年8月,長江鎮實施了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毛竹產業集聚發展建設(一期)項目--場地綜合整治和道路工程項目建設,已于今年3月完工。二是因地制宜培育農業特色產業。積極謀劃推動果蔬、臘鴨、光伏等產業發展。扶持源生農業有限公司,興建果蔬鄉村振興車間,帶動有機瓜類蔬菜種植產業發展推動群眾就業,打造高山絲苗米、長江香芋、食用菌、百香果等農特產品品牌。完成滸松臘鴨標準化車間建成投產,實現臘鴨標準化、品牌化生產,探索預制菜生產銷售,拓寬臘鴨銷售市場。虎門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多點發力,建成木溪、里周光伏發電項目并網發電,有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完善長江農特產品推介平臺,推動長江鎮長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入股東莞市富民長紅農副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帶動農副產品銷售,長江香芋、米餅、高山絲苗米、龍須茶等不斷走出長江、走進省內外市場。三是加強資產管理處置。進一步盤活政府資產資源,發揮小水電、林地、房屋等資源資產優勢,推動公共預算收入、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實現幅增長,全年地區生產總值9.24億元,同比增長3.8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894萬元,其中非稅收入343萬元,同比增長35%。

        4.城鎮建設

        長江鎮圩市繁榮,自古有三省邊界“小商埠”之稱。有家家福超市、家樂福超市、眾多批發部和寬敞整潔的新市場,熱鬧非凡。各種商鋪林立,能很好的滿足全鎮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需要。圩日,特別是旺季,各類擺賣攤檔繁多,來往人流,摩肩接踵、車水馬龍。

        近年來全面落實長江鎮“139”提升項目,完成了1個鎮街規劃。完成了垃圾專項整治、污水專項整治、“六亂”專項整治等三項整治。完成了鎮街主干道風貌街提升工程、鎮街門戶標志標識節點工程、鎮街綠化美化亮化工程、鎮街文體中心工程、鎮街文化公園工程、鎮街農貿市場提升工程、鎮街停車場建設工程、鎮區污水處理和公廁改造工程、鎮街文化書屋工程等九大基礎工程。

        城鎮品質不斷提升。投入2700余萬元實施仁化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建設項目(長江鎮區)實現了雨污分流,提升了鎮區人居環境,完成鎮政府至功富路段白改黑工程,“廣州會館”、“豫章會館”修繕并陳列布展,鎮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設施全面提升,建成錦江村黨群服務中心,鎮區綠化實行市場化管護,確保環境常態化保持。加強自來水管理,充分保證鎮區自來水供給質量。以城監隊為抓手,大力整治占道經營等城鎮化通病,改觀墟鎮容貌。目前,長江鎮正朝著“宜居、宜業、宜商、幸福”新長江的目標奮進。

        典型鎮村培育深化推進。聚焦典型打造,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推動落實各典型鎮村的培育工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工作督導,把典型鎮村謀劃好、建設好,切實讓典型發揮示范效應。以“1+4+7+9+N”建設為抓手,重點圍繞特色產業培育、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品質升級,謀劃典型鎮項目39個,采取EPC模式,總投資約1億元。其中,央企助力項目12個,本地企業項目11個,一期23個項目,計劃投資5860萬元。同時,對照典型村“十個一”創建目標及典型村培育27項指標,聚焦里周村情實際,補齊綠美、人居、道路、產業等方面短板,謀劃典型村項目22個,擬投資1318萬元。

        5.旅游資源

        長江鎮歷史悠久,其歷史文化遺址的人文景觀資源較豐富。有建于明代的古塔兩座(文明峰塔和華表峰塔),鎮內有保留完好的廣州會館、江西會館等古建筑物。在自然景觀資源方面,有海拔高達1559米的三省第一峰——萬時山,流經鎮內的錦江上游段,大片的生態林及萬畝毛竹林,風景秀麗,環境優美。還有硫磺含量較高的陳歐溫泉,有健膚解乏功效。

        (1)萬時山高山草原


        高山草原.png


        萬時山,海拔1559.3米,坐落在粵、贛、湘三省交界處,有“腳踏三省”和“雞鳴三省聞”之稱,素以高、險、奇、秀著稱。山上有一古山寨,相傳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曾在此屯兵扎寨,寨上尚有練兵場和當日做飯爐灶遺址;山下有含硫磺的陳歐溫泉和頗具氣勢的高山瀑布。

        (2)文明峰塔、華表峰塔


        塔.png


        文明峰塔和華表峰塔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兩塔的建筑形制和風格基本相同,遙相對應,稱為姐妹塔。塔為平面六角形七層,門拱檐假平座樓閣式空心磚塔,通高19.2米。

        (3)廣州會館、江西會館

        會館.png

        會館1.png

        廣州會館座落在長江的東風街(古時稱上新街),建于清朝光緒十一年(1885年),占地面積為1571平方米,建筑面積為657平方米。文物專家認為,仁化長江廣州會館歷史悠久,保存完好,有很好的歷史研究價值,另外江西會館遺址也有很好的歷史研究價值。

        (4)中山公園

        公園.png

        中山公園位于長江中心小學旁,公園里有大量上百年的老樟樹,并建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

        (5)民俗文化(舞獅、舞春牛)

        文化.png文化1.png

        每年春節,長江鎮人民都會自發組織獅隊、春牛隊在大街小巷舉行歡慶活動,共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碩果累累,國泰民安,同時也會組織拔河比賽、猜謎打字、套圈圈等一系列活動供村民參與,共度新春佳節。

        6.名優特產

        (1)土紙

        土紙.png


        長江土紙,向來享有較高的聲譽,清光緒乙酉年,廣州會館的石碑上有“長江紙貴有勝洛陽”的記載。1987年5月,由王越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新華書店發行的《中國市縣手冊》中,也載有仁化縣特產“長江土紙”。長江土紙,紙質細嫩、柔韌,光滑潔白,吸水性好,在書寫、簿記、衛生、食品包裝等方面均屬上品。品種有貢信、玉扣、南扣、草紙。

        (2)冬筍、春筍、筍干

        冬筍.png


        長江盛產冬筍、春筍,年產冬筍1500噸,春筍3000噸。筍干為毛竹筍加工而成,年產量在500噸左右,筍干有助消化、降血壓、抗衰老、減肥和美容功效,譽為“山珍”,主要銷往江浙、上海等地。

        (3)臘鴨

        臘鴨.png

        臘鴨1.png

                                 


        滸松臘鴨歷史悠久,自清朝光緒年間一直流傳至今,主要產于滸松、木溪等村,原料精選于當地山溪、河流、山塘飼養的本地鴨,其肉質細嫩,風味獨特,其制作程序以獨特的配方和工藝流程加工而成,具有味美清香,爽脆可口,外形美觀的特點,產品暢銷于粵港和珠江三角州一帶。

        (4)香菇

        香菇.png


        長江出產的香菇嫩滑香甜,制成香菇干美味可口,香氣橫溢,烹、煮、炸、炒皆宜,葷素佐配均能成為佳肴。香菇還是防治感冒、降低膽固醇、防治肝硬化和具有抗癌作用的保健食品。

        (5)長江米餅

            米餅.png


        長江米餅遠近聞名,純手工制作。在選材方面有其嚴格的講究,用長江井水;選用優質的長江糯米;優質的白糖,在煮糖時加入適量的麥芽糖熬制而成。經洗米、炒米、磨粉、煮糖、和粉、印餅、蒸餅、包裝。產品豐富,由最初的白糖餅延伸出糯米糕,紅豆糕,艾葉糕,火龍果糕,蒸黑芝麻米餅,蒸紅豆米餅,蒸綠豆米餅,蒸花生米餅,蒸竹筒餅及烘烤類酥香米餅。其中,長江鎮楊泰和米餅從宣統叁年至今,現是第五代傳承人,于2018年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黨政班子

        李杏蘭 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掛點聯系錦江村、河田村。

        李智華 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主管財政工作。掛點聯系凌溪村。

        熊世偉 人大主席,主持鎮人大全面工作,分管老促會。掛點聯系滸松村。

        劉  敏 黨委副書記,協助鎮黨委書記處理鎮黨委日常事務,負責黨建和基層治理、人事、農村綜合改革、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作,兼任政協小組長。掛點聯系里周村。

        劉家雄 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建設、信訪維穩、法制宣傳教育、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網絡問政、轄區內綜合行政執法等工作,主管綜治信訪維穩、執法工作。分管平安法治辦公室,聯系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掛點聯系沙坪村。

        劉厚明 黨委委員、副鎮長,協助鎮長處理財務、鎮域經濟及政府日常事務,負責安全生產、防風防汛防旱、防災救災、生態環境保護、招商引資、資產管理等工作。分管應急管理辦公室、電管所。聯系稅務、廣電、移動、電信、供電所、氣象、發改、信用社、郵政、長江商會。掛點聯系河田村、塘洞村。

        邱全有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人大副主席,負責武裝、民兵、預備役、人防、旅游、衛生、計生、愛衛、紅十字會、體育、防疫、全域供水(鎮村)工作,協助人大主席負責人大工作。分管供水站,聯系長江鎮衛生院。掛點聯系蓮河村。

        朱德九 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負責基層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人事、工會等工作。分管黨建和組織人事辦公室。掛點聯系油洞村。

        曾  陽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負責紀檢、執紀、監督、問責、內部審計等工作,指導村務監督機構工作。分管紀檢監察辦公室。掛點聯系學堂垇村。

        張九香 黨委委員、宣傳委員,負責宣傳、意識形態、統戰、網絡信息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聯系婦聯、共青團等群團有關工作,掛點聯系芭蕉垅村。

        李戰文 黨委委員(掛職),協助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開展綜治信訪維穩、綜合行政執法等工作。掛點聯系塘洞村。

        劉大紅 副鎮長,負責林業(森林防火)、水利、林權爭議調處工作,協助應急管理工作。掛點聯系石是村。

        馬  杰 副鎮長,負責農業、農技、農機、統計、畜牧水產、農村經營管理、自然資源(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規劃建設、鄉道村道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環境衛生(北控)等工作。指導和監督農村“三資” 管理。分管經濟發展辦公室。聯系農技站、畜牧站、供銷社、科協、交警中隊、污水處理廠、北控環衛。掛點聯系木溪村、高洞村。

        周  禮 副鎮長,負責文電、會務、機要、保密、檔案、綜合協調、政務公開、對外聯絡、后勤保障、社會事務、政務服務、退役軍人、教育、人才驛站工作,分管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工作,指導村(居)民委員會開展公共服務工作,協助招商引資工作。分管黨政和人大辦公室、公共服務中心(退役軍人服務站)。聯系中小學幼兒園,掛點聯系陳歐村。

        三、聯系方式

        辦公地址:韶關市仁化縣長江鎮336縣道長江派出所東北100米

        座    機:0751-6225051

        電子郵箱:rhcjdzb@126.com

        辦公時間: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法定工作日)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