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鎮街簡介
1.鎮情簡介
紅山鎮地處仁化縣城西北部,粵湘兩省交界處,東鄰城口鎮,南接董塘、石塘鎮,西與樂昌市廊田鎮、五山鎮相連,北與湖南省汝城縣交界,東南距仁化縣城52公里。全鎮總面積169.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86.4公頃,山林面積22.7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9.83%。轄8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80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11082人,其中農業人口10850人、黨員363名。
2.歷史沿革
1934年11月4日-9日,紅軍長征紅一軍團直屬部隊、紅九軍團一部從城口進入紅山鎮新白村,歷經六天五夜,為紅山鎮留下了非常寶貴的紅色文化遺產。紅山鎮此前名為煙青公社,為紀念紅軍長征經過這一歷史事實,于1972年改名為紅山公社,后改為目前的紅山鎮。
3.經濟概況
2023年生產總值約2.16億元,2023年較2022年增速3.88%。
4.城鎮建設
(一)交通道路建設情況。一是中山、魚皇、煙竹、青逕和小楣水村干路建設68.08公里,支路建設15.92公里,巷道建設18.97公里。二是持續推進S517線改造提升項目,目前已完成新白至城口段、高坪至凡口段,項目建成后人民群眾的交通出行將變得更加便利。
(二)圩鎮建設大幅邁進。其一,“139”城鎮提升項目已順利完工,累計投入資金2104.52萬元,期間開展了圩鎮零星改造、三線整治、村口河道周邊改造、河道周邊提升、室外活動中心建設、新建村民休閑中心、生態停車場建設、室外停車場建設、村頭停車場建設、外立面改造、供水管道鋪設、后山步道和壩頭提升等工程。其二,如今正著眼于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3個美麗鄉鎮入口通道,一條美麗示范主街,一個干凈整潔農貿市場,其它七個一項目正在規劃中。其三,“兩違六亂”整治工作常態化開展,城管執法隊加大執法查處力度,認真履行鎮(街)綜合執法各項職責,積極落實各項工作任務,通過加強日常巡查,積極向村民普及農村房屋報建程序與流程,極大限度避免了違法用地、違法建筑現象的發生,在整治過程中拆除違法廣告牌15個,亂搭亂建5個,面積60平方米,經過整治圩鎮衛生、占道經營現象明顯改善。
(三)綠美鄉村建設成型。一是發揮黨建引領鄉村綠化優勢,開展“我為家鄉種棵樹”等主題黨日活動37場,累計發動黨員、群眾超2000人次全鎮種植苗木13102株,新增“四小園”283個、美麗庭院21個,打造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小組14個,打造“人才林”“喜事林”等主題林7個。二是做好宣傳工作,通過電子顯示屏、橫幅、海報、村小喇叭、發放宣傳冊等宣傳方式,做好農村美麗鄉村建設宣傳工作,同時結合“一線雙聯”、“民情夜訪”等進村入戶方式拉近群眾距離,著力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三是常態化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同時通過“積分制”、村規民約等方式,引導和激發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工作中來。四是做好農村破舊泥磚房“拆清用”工作,持續推進“四小園”建設”,加強拆后雜物清理、土地平整及有效利用,推進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小公園建設,做好綠化美化工作。重點打造建成綠美鄉村風貌帶,打造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小組24個,美麗村道12條。完成綠化提升長度17.6 公里、綠化面積 128 畝,打造四小園共283處,美麗庭院21戶。五是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積極整合資金,加大投入,做好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充分利用好上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
5.旅游資源
(一)我鎮有豐富的水資源,境內有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主要的保護對象為次生常綠闊葉林、珍稀動植物,特別是華南虎,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紅山高坪自然保護區分布了5萬畝的原始森林,林木茂盛,空氣清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3782.5畝,其中屬紅山境內的33000畝。保護區內有高坪水庫,高坪水庫庫容6350萬m3,水面面積3000多畝,島嶼10幾個,大小各異,形態萬千,正是“山色湖光相輝映,一波青碧競風流”。高坪水庫附近有兩座水量大、溫度高、水質好、可直接飲用、具有保健功能的待開發的地熱溫泉(壩頭溫泉、丹竹坑溫泉),水溫近70攝氏度,流量0.137立方米/秒。溫泉上靠水庫大壩,下臨百米深淵,環境幽雅,風景秀麗。
(二)紅山鎮有7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一是黃嶺嶂:黃嶺嶂位于紅山鎮煙竹村委會,海拔高度為1187米,距紅山鎮中心約25公里,在廣東省內海拔千米以上的165座高峰中排行第93位。鄉道通至山腳下,余下路程步行登山。沿途可以看到2萬多畝的竹林和大片白毛茶茶園,可體驗采茶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無限美麗。大面積的茶園種植基地讓你目不暇接。茶花盛開,十里飄香。黃嶺嶂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建于1916年的宗教場所龍母宮,歷史悠久,聲名遠播,在民間流傳不少神奇的傳說。每逢初一、十五、重陽節等節日省內外的善男信女慕名而來,香火旺盛。二是三磨石:三磨石又叫三帽石,海拔1256米,位于紅山鎮中山村委會,距紅山鎮鎮中心大約11公里左右,其中有7公里鄉道通至山腳下,還有三公里機耕路靠步行,適于休閑爬山。沿途可領略無限田園風光,體驗鄉村生活,穿越竹林,順著蜿蜒盤旋的山路來到半山腰,有一座靈溪仙。靈溪仙依巨石而建,里面香火旺盛,菩薩靈驗。門前可遠眺山景,風光無限。靈溪仙還有天然的仙泉,洗臉洗手,沁人心脾;喝一口,甘甜可口。沿著靈溪仙背后直上,攀上九十度的陡坡,有驚無險的經過1公里的山林小道,登上山頂。山頂奇峰怪石,古樹叢生,群象山、象鼻山、小陽元山、小南天一柱……應有盡有、無奇不有。還可以穿越燕子巖,探探險,尋尋寶。登上山頂,環望四周,感受天人合一,真乃“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三是錫坪嶂:錫坪嶂位于仁化縣紅山鎮青逕村,海拔高度為1394米,此山是紅山最高之山峰,與廣東省樂昌市和湖南省汝城縣交界,是兩省三縣交界之地。鄉道通至山下,余下約有5公里的山路靠步行,登此山可鍛煉人的體力和耐力。山頂上幾處險崖讓你觸目驚心,最不可思議的是山頂還有草席塘、泉水,形成一個天池。山頂最高處有一個三叉架,是航空導航線。站在最高處,頭頂時常有老鷹盤旋,有一種挑戰自我,征服大自然的豪邁情懷。錫坪嶂山高,高度僅次于仁化縣第一高峰萬時山,而且視野開闊,山頂可以遠眺兩省三縣(仁化、汝城、樂昌)。山頂建有一座寺廟叫仙鶴寺,每逢初一、十五香火旺盛,有不少香客前來燒香等等。四是白馬山:位于紅山煙竹村上西坑,高1209米,與樂昌市廊田鎮交界。五是黃洞嶂;位于紅山新白村委新洞組,高1056米,與城口內洞交界。六是深江頂:位于紅山新白村委新田組,高1041米。七是靈鳳坳:位于紅山青逕與新白與交界處,高1025米。
(三)紅色旅游資源豐富。1928年10月,中共廣東省委委員歐日章主持仁化縣委工作,根據政治形勢的需要,率獨立第八團(后改編為廣東工農革命軍北路赤衛隊)到魚皇南木坑(距高坪電站約2公里),進行軍事訓練和開展游擊戰爭及發動革命暴動。仁化縣委、縣革命委員會同時在南木坑辦公。1934年10月底至1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隊伍紅一軍團直屬部隊由城口鎮經紅山新白、青逕村進入樂昌縣五山鎮;紅一軍團二師、紅十五師經中山村進入樂昌縣五山鎮宿營。紅軍主力經過后,地方反動勢力搜捕、殺害掉隊的和在群眾家里養傷治病的紅軍。在紅山境內犧牲的紅軍傷病員共36人。紅山人民為緬懷紅軍烈士的英雄事跡,繼承紅軍烈士的革命傳統,于1991年在新白重建“紅軍長征革命烈士紀念碑”,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紀念碑高大宏偉。并把紅軍行軍時走過的一座石拱橋命名為“紅軍橋”。我鎮充分發揮納入中組部試點的新白紅色村輻射帶動作用,并結合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及茶葉產業的建設,將紅色美麗鄉村建設與新一輪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同步落實,深挖紅色資源與茶產業資源,重點打造近20公里長的“紅韻茶香”鄉村振興風貌示范帶,完善沿途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新白村黨群服務中心、村級黨史方志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驛站、餐飲、民宿、購物商貿街等設施,整合優化旅游資源,完成了新白村1.1公里紅色研學休閑步道建設,將新白村的紅軍橋、紅軍烈士紀念碑、紅色黨建廣場、河背美麗村莊、茶產業基地等串聯成紅色研學精品路線,結合高坪水庫、最美茶園、千年紅豆杉、黃嶺嶂、龍母宮寺廟、錫坪嶂、仙鶴寺、三磨石、社區溫泉、丹竹坑農家樂,打造出一條生態旅游+茶葉產業+紅色研學的旅游經濟文化帶及全域精品旅游路線。
此外,紅山鎮還擁有梅花龍、布龍、醒獅、山歌、花鼓戲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結合本地獨特的傳統文化,使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6.名優特產
紅山產茶源遠流長,歷史上關于紅山白毛茶的記載,康熙仁化縣志》、《同治仁化縣志》記載:“茶有白毛,黃毛兩種,黃嶺(注:今仁化縣紅山鄉境內之黃嶺嶂)山窩產白毛茶,時稱白茅茶”可見當時的白毛茶其芽之大,茸毛之長是罕見的。紅山白毛茶是廣東特有的地方良種,是中國茶樹品種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紅山鎮地處偏遠,至今仍保持粵北地區最好的生態環境。黃嶺嶂周邊的小楣水、煙竹被確定為粵北野生白毛茶的分布中心,紅山白毛茶之名在學術界開始被賦于獨立的名稱,并逐步為世人認知。
據原《仁化縣志》記載,清朝嘉慶年間,當地白毛茶已是朝中貢品。在1978年省山區資源調查中,專家認為“紅山白毛茶品質居粵北名茶之冠”。1985年后,在上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群眾對種茶葉的認識不斷提高,積極開墾山坡地種茶葉。在1995年被省政府列為“一鄉一品”扶持開發項目,茶葉生產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全鎮茶園面積1.39萬畝,年產干茶320噸,年收入達1000多萬元。在2013年4月和2015年4月,紅山鎮成功舉辦紅山鎮首屆和第二屆茶葉節,大力宣傳、推介紅山白毛茶,使茶價得到較大幅度提高,同時借助東坑茶葉觀光園的建成,有力促進了當地茶葉生產的發展。
2015年被省評為“廣東十大茶鄉”,茶葉生態可持續發展思路逐步拓寬,成效正日益顯現。2017年,紅山茶主要種植區紅山鎮魚皇村委會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2019年7月,紅山鎮魚皇村被定為韶關市“一村一品”特色專業村;2019年10月,紅山鎮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2020年,紅山鎮魚皇村被評為首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2021年,紅山鎮煙竹村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2023年成功舉辦茶文化宣傳系列活動2次,累計400多萬人次在線上觀看,與多家企業達成產銷對接、擴種擴產合作;2023年全市茶葉文化節現場會暨茶葉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會在我鎮成功舉辦,擴大我鎮茶葉產業知名度,吸引更多企業投資我鎮茶葉產業,有效推進我鎮茶葉產業發展。
紅山白毛茶經過現代科學方法精制,品質獨特,味美甘醇可口,凸顯純自然蘭花、蜂蜜、板栗香型。具有消滯去積、提神醒腦、生津解渴等功能,常飲能促進健康,延年益壽,是現代理想的自然綠色飲品。紅山白毛茶在1988、1992、1994、1996年曾榮獲廣東省優質名茶稱號,1989年被授予全國出口展品榮譽,1990年北京第十一屆亞運會指定合格綠色食品,1994年評為全國林業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金獎。2002年評為廣東省優質名茶金獎。2011年、2013年、2015年,利用紅山白毛茶鮮嫩原料制作成的紅茶、白茶連續榮獲廣東省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名優茶質量競賽金獎和“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一等獎。在2017年和2021年仁化白毛茶兩度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第十二屆國際鼎承茶王賽春季賽中,我鎮出產的茶葉“煙竹紅杏仁香”斬獲紅茶組特別金獎。
二、黨政班子
張增清 鎮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分片駐點聯系新白村、魚皇村、煙竹村、前洞村、社區。
仇旭君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協助黨委書記工作,負責審計工作。分片駐點聯系新山村、青逕村、中山村、小楣水村。
謝高文 鎮人大主席,主持鎮人大全面工作,負責城市綜合管理、鎮容鎮貌整治維護工作。駐點聯系青逕村。
顧志堅 鎮黨委副書記,協助黨委書記工作,負責黨的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新農村建設、黨群服務和政協工作。駐點聯系新白村。
曾祥勤 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協助黨委書記工作,負責維護轄區內社會秩序穩定,做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建設、信訪維穩、法制宣傳教育、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網格化、社區建設、管理和服務、禁毒戒毒,統籌綜合行政執法工作。分管綜合行政執法隊、平安法治辦公室。駐點聯系新山村。
廖志平 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負責紀律檢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監督、執紀、問責、處理檢舉、內部審計工作,分管紀檢監察辦公室。駐點聯系中山村。
張愛瑩 鎮黨委委員,負責基層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干部人事、機構編制、勞動工資、離退休人員服務、老干、關工委,聯系共青團工作,分管黨建和組織人事辦公室。駐點聯系魚皇村。
張 帆 鎮黨委委員,負責宣傳思想、意識形態、統戰、精神文明建設、商會(協會)、民族宗教、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新聞出版、電影(廣播電視)管理、文化、文物、港澳臺事務、外事和僑務、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和工會工作。駐點聯系小楣水村。
張本焱 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人大副主席,協助人大主席工作,負責人民武裝、國防、民兵、退役軍人事務、自然資源管理保護和開發建設項目的征地、拆遷、安置、建設規劃的編制和報批、城鄉規劃執行和建設管理的實施工作。駐點聯系煙竹村。
鄭裕文 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協助鎮長工作,負責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優化和企業服務、企業信息采集以及經濟統計、發展改革和公共設施項目開發、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商務、金融、保險、供銷、稅務、林業、林權爭議調處、財務、安全生產、防風防汛防旱、防災救災、消防管理、森林防滅火、組織應急力量、組織安全生產和消防宣傳教育、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控制、應急處置等工作。分管經濟發展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聯系供電所。駐點聯系魚皇村。
彭國山 鎮黨委委員,協助開展政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社會穩定工作。
朱 寧 副鎮長,負責民政、殘聯、公共服務、社會事務、政務服務、權責清單、政務服務平臺和黨群服務平臺管理協調、審批服務事項的辦理、監督考核工作、農業、農村宅基地審核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村經營管理、農村“三資”管理、科協、知識產權、產品質量、商標,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由張文金協助開展)。分管公共服務中心(退役軍人服務站)。駐點聯系前洞村。
袁 超 副鎮長,負責生態環境保護、飲用水源的保護、節能減排、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環境監察、水務、移民,負責道路交通、鄉道村道公路建設養護管理、旅游、體育工作(由張文金協助開展)。駐點聯系魚皇村。
代火霞 副鎮長,負責文電、會務、機要、保密、檔案、接待、綜合協調、政務公開、對外聯絡、后勤保障、婦聯、防疫、教育、兒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健康、醫療保障、計劃生育、愛衛。分管黨政和人大辦公室。駐點聯系社區。
三、聯系方式
單位地址:仁化縣紅山鎮墟鎮1號鎮政府大院
聯系電話:0751-6242001
電子郵箱:hszdzb@139.com
辦公時間: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法定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