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麗仁化  /  鎮街簡介

        黃坑鎮

        發布日期:2024-09-03 11:07:14 來源:仁化縣黃坑鎮人民政府
        打印

        一、本鎮概況

        (一)鎮情簡介

        黃坑鎮位于仁化縣東南部,東連南雄、始興縣,南接周田鎮,西與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丹霞山為鄰,北與聞韶鎮交界,屬郊區鎮。鎮政府駐黃坑圩鎮,距縣城15公里,距丹霞火車站18公里,距韶關丹霞機場75公里。交通便利,武深高速貫穿全境,在下營村設有高速路出口,在小溪村設有高速公路服務區。106國道途經高塘村委會,內有硬底水泥公路直達鎮區及各村委會駐地。全鎮土地面積164.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3萬畝,林地面積20.7萬畝,下轄高塘、下營、黃坑、小溪、藍田、曰莊、古竹共7個村委會和黃坑居委會(社區)1個, 77個村民小組,黨員494名。截至2023年末,戶籍人口15232人,全鎮常住人口9272人,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所、幼兒園1所(其中,公辦1所)。有文化站1個,廣播站1個。

        (二)歷史沿革

        根據歷史記載,黃坑在清朝隸屬韶州府曲江縣平甫司,因境內土質多為黃土,又有一河流穿境而過,洪水期水色較黃而得名。民國時期黃坑屬周田鄉境內,先后隸屬曲江縣十四區、二區、三區管轄。新中國成立后,成立黃坑鄉,屬周田區管轄。1957年2月全縣大區劃小區,成立黃坑區,從周田區劃出。同年12月改稱鄉。1958年10月成立黃坑公社,1985年后設鎮至今。2004年7月韶關市實行行政區域劃分調整,根據國務院及省府批復,將一直屬曲江縣管轄的黃坑鎮劃歸仁化縣管轄。

        (三)經濟概況

        黃坑鎮屬亞熱帶氣候,鎮內資源豐富,盛產竹木、水稻、柑桔、花生等,黃坑貢柑聞名境內外。古竹大坪村有地下熱水一處。工業以小型水電站、加工業為主,企業有上坑水電站、中寨水電站、丹霞貢柑品控中心、輝祥果業打蠟廠等65家。旅游景點主要有暉霞茶花園、南莊古村落、南莊生態名園等、下營村丹橘樓。

        2023年,全鎮(街)地區生產總值4.18億元,同比增長3.79%;鄉鎮(街道)級財政收入2522.55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623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25.54萬元。糧食種植面積0.8148萬畝,糧食產量0.3704萬噸。2023年末,生豬出欄量0.3095萬頭,生豬存欄量(年末)0.2070萬頭。鄉鎮企業法人114個,其中,“四上”企業1個;個體工商戶507戶。

        (四)城鎮建設

        【招商引資黃坑鎮全面落實“一把手”招商機制,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截至2023年引進項目8個,已開工建設項目6個,總投資額6.9855億元,新簽約項目2個,在談項目10個。同時,積極抓好項目謀劃,聚焦現有仁化縣生態旅游項目、仁化睿電100MW獨立儲能項目、青牛益農黃坑鎮綠色養殖綜合體項目等10個在談項目,加強與企業溝通對接,協助解決企業項目用地問題及辦理合規性手續,做好項目推進的“服務員”,確保項目落地。

        農業發展2023年黃坑鎮完成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498.42畝,其中水稻8650.06畝,其他糧食作物1848.36畝,同時引進280畝優質水稻制種項目,進一步保障糧食安全,我鎮已清除失管果園并復種糧食2522.77畝,完成率168.18%,全縣排名第二,超額完成任務。堅持“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模式,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以貢柑產業為支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維系貢柑種植面積和規模,當前我鎮共有種植貢柑1.825萬多畝,預計產量達3.1萬噸,產值約3個億,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良好效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黃坑鎮圍繞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任務,認真做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集中排查工作。目前鎮駐村工作隊人員對本鎮240戶脫貧戶(642人)開展全覆蓋集中排查,重點排查脫貧戶“八有” 情況,尤其是“三保障”政策及飲水安全政策落實情況,實施一戶一策精準幫扶,落實組團單位和鎮干部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幫扶工作機制,對因病因學易返貧的特殊困難脫貧戶通過臨時救助等方式進行幫扶,積極推進產業振興發展,通過電商平臺、微信、融媒體等手段宣傳推介黃坑農土特產品,助力消費幫扶。采取帶貨代銷、工會采購等方式,銷售黃坑農土特產品。截至2023年各幫扶單位社會團體共消費幫扶39.65635萬元。

        【和美鄉村建設】黃坑鎮穩步推進美麗鄉村村莊提升建設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藍田村、小溪村、古竹村3個行政村24個自然村,共投入資金1886萬余元,主要進行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雨污分流、村卷道、垃圾收集點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無害衛生戶廁改造工作,經廁所革命領導小組排查農村戶籍(常住)戶3146戶,累積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廁3097戶,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100%,2023年底前完成提升無害衛生戶廁99戶,公廁12座,已完成改廁8戶,驗收8戶,發放獎補資金3戶。持續開展農村“村莊清潔日”活動,進行“三清三拆三整治”,有效提升農村村容村貌。2023年累積懸掛橫幅(含電子橫幅)298條,開展村莊清潔大行動393次,發放各類宣傳海報4950余張,完成清理清理房前屋后衛生1096處,清理農村衛生死角817處,清理農村破舊泥磚房2處,清理村內塘渠584處,清理畜禽養殖糞污及農業生產廢棄物9.47噸,打掃農村公廁120座/次,清理亂堆亂放713處,勸導畜禽圈養368戶,有效引導村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398人/次,有效的改善了農村村容村貌,農民衛生意識不斷進步,活動投入資金33萬余元,共有2921人/次參與,其中黨員干部907人/次,農民群眾參與1079人/次。

        (五)旅游資源

        1.暉霞茶花園(丹霞茶花世界)

        丹霞茶花世界位于仁化縣黃坑鎮下營羅家塘村,占地面積700畝,投入約2000萬,主要以茶花為主,園內有栽種四季茶


        花、赤丹,大元帥等400余種共16500多株,約150畝,每年1月至3月為盛花期,各類品種的茶花競相綻放,紅的像火,粉的似霞,花團錦簇,給人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另外園內還種植鷹嘴桃、櫻花、銀杏樹等約500畝;種植貢柑、砂糖橘、蜜柚、沙田柚等水果達7萬棵以上,丹霞茶花世界將發展成為集休閑觀光、旅游采摘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度假地。

        1.png


        2.回歸田園家庭農場

        回歸田園家庭農場是柑橘示范基地,位于下營村委會新耕村小組,基地總面積1000畝,主要種植貢柑。目前基地建有接待主樓、停車場、會議室、觀賞步道、觀賞車道、山頂觀景臺等。站在觀景臺上可以遠望丹霞山風景,近覽果園田園風光,一片郁郁蔥蔥,美不勝收。每年12月下旬,貢柑一個個掛滿枝頭,橙黃橙黃的,沁人心脾的香氣從果實中散發出來,勾起了人們品嘗采摘的欲望。

        圖片2.png

        3.南莊古村落

        南莊村坐落在世界丹霞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區后花園,距離國道7公里,離黃坑鎮政府1公里,距離仁化縣城10公里,背靠群山,依黃坑河畔,自然風光秀麗、農業特產豐富,黃坑鎮境內無工礦企業,碧水藍天,環境優美。

        南莊村是古老的自然村,早在清朝雍正年間由仁化縣長江鎮遷移而來,距今400多年歷史?,F在村里居住人口200多人,村民皆為劉姓。村莊擁有古建筑6座,保存較好的有3 座,建筑風格頗有特色,屋蓋連云,墻檐連亙,青磚青瓦,翹角崢嶸,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傳承模式。南莊村的大廳為磚木結構,三進三開間,硬山頂、風火山墻,抬梁式木架構。左右有廂房,面闊14.8米,進深53.7米,占地面積794.9平方米,南莊村是黃坑鎮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古村落。

        村落.png 村落2.png


        4.南莊生態名園

        南莊生態名園內山清水秀,環境優雅。名園占地面積約4000畝,其中生態造林3000畝,飲食娛樂、花圃培育基地約1000畝。園內建設一座占地800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頗具特色,并建有山溪活水游泳池,一棟兩層樓能夠滿足100多人就餐的新餐廳。曲徑通幽處,走進南莊生態名園,春日,陣陣柑橘花香撲面而來,精致的農家四合院、魚塘、小溪流水組成了一幅優美的農家田園風光,夏日,溪水流淌,在山溪活水游泳池中暢游,在四合院中享受夏日涼風,度過難得的夏日安逸,秋冬,滿園秋色,園內貢柑園碩果累累,屆時,游客可以體驗到摘果、釣魚等農家樂趣。樂趣1.png

        樂趣2.png 

        (六)名優特產

        黃坑貢柑果形靚麗、果色金黃、皮薄核少、肉脆化渣、清甜香蜜、高糖低酸、風味濃郁,它集中了橙類的清甜、形美和柑桔易剝皮的雙重優點。黃坑貢柑自引種以來,品種得到了不斷改良,逐漸適應了黃坑氣候,形成了黃坑特有的品種。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農戶中得到了大力推廣,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黃坑鎮因貢柑種植與引進在2006年榮獲韶關市科技進步獎,2008年黃坑貢柑獲得“廣東省柑桔銀質獎”,2009年因貢柑炭疽病綜合防治技術獲得“韶關市科技進步獎”,2009年榮獲廣東省農博會水果類銀質獎。2012年5月,由黃坑鎮政府牽頭,聯合多個農民合作社,設計并向有關部門注冊了“黃坑貢”商標及品牌,并于2012年7月獲批。黃坑鎮2019年榮獲省級“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專業鎮。2023年,黃坑鎮堅持發展特色農產品貢柑種植,帶動經濟發展,是仁化縣柑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已取得“丹霞貢柑”國家地理標志。我鎮共有種植貢柑1.825萬多畝,預計產量達3.1萬噸,產值約3個億,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發展格局。黃坑村榮獲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專業村、下營村榮獲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高塘村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第二批省級“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專業村。

        二、黨政班子

        譚衛財  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李書文  黨委副書記、鎮長,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水電開發公司。

        溫志清  黨委副書記,負責協助黨委書記處理黨委日常事務,統籌鄉村振興、黨的建設、“百千萬工程”、黨群服務中心、基層治理、深化改革工作。掛點聯系藍田村。

        譚志強  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負責政法、綜治、信訪、維穩、依法治鎮、禁毒、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工作,分管平安法治辦公室,聯系鎮派出所和司法所。掛點聯系高塘村。

        曾華昌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負責紀檢監察、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巡察、審計工作,分管紀檢監察辦公室。掛點聯系高塘村。

        羅永軍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人大副主席,暫時主持人大全面工作,負責武裝、人防、退役軍人事務、水務、移民和氣象工作。掛點聯系黃坑村。

        劉華亮  黨委委員、副鎮長,負責應急管理(含消防、森林防火和“三防”)、自然資源、住建、城建、環衛和綜治執法工作,分管綜合行政執法隊、應急管理辦公室。聯系北控。掛點聯系曰莊村。

        鐘佳玲  黨委委員,負責組織人事、基層黨建、主體功能區績效考核、老干、關心下一代工作,統籌綠美工作,分管黨建和組織人事辦公室。掛點聯系下營村。

        黃秀青  黨委委員,負責宣傳、意識形態、文廣旅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統戰、商會(鄉賢)、民族宗教、教育、衛生、婦聯工作,聯系廣播電視站、衛生院、中小學和幼兒園。掛點聯系藍田村。

        黃文輝  黨委委員(掛職),協管綜治、信訪、維穩,主管派出所。

        劉麗萍  副鎮長,負責招商引資、發改、國防、工業和信息化以及統計工作,協管“百千萬工程”。掛點聯系黃坑村。

        周祥林  副鎮長,負責財務、工會、環保、林業等工作,協管水電開發公司。掛點聯系古竹村。

        李  君  副鎮長,負責黨政綜合協調、保密、檔案、史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社會事務、交通、公路、“環丹”巡邏隊工作,協管主體功能區績效考核工作,分管黨政和人大辦公室、公共服務中心。掛點聯系社區。

        廖澤皓  副鎮長,負責農業農村、科技、農綜改革、畜牧水產、供銷社、鄉村振興、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共青團等工作,分管經濟發展辦公室。掛點聯系小溪村。

        三、聯系方式

        辦公地址:仁化縣黃坑鎮圩鎮內

        聯系電話:0751-6416012

        電子郵箱:hkzdzb@163.com

        辦公時間:上午8:30--12:00(國家法定工作日)

        下午2:30-5:30(國家法定工作日)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