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麗仁化  /  旅游信息

        守住文化古村 留住最美鄉愁——仁化縣石塘古村創建國家3A級景區工作紀實

        發布日期:2016-01-28 16:34:21 來源:本站
        打印

            有了古村手繪全景地圖和明晰路標,游客游覽起來方便多了;有了文化中心和文化墻,游客無需導游也能深入了解到古村歷史文化;完善人行步道等設施,游客游覽古村更方便了……”細數仁化縣石塘古村創建國家3A級景區給古村帶來的變化,該村有關負責人難掩興奮,越變越美的古村,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前來觀光、采風、攝影創作。


        因勢利導創3A景區

            石塘古村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40余年,具有山清水秀、古跡眾多、物產豐富、民俗獨特等特點,村內民居兼具徽派和客風情,傳統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街巷肌理保存完好,是韶關范圍內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風、古韻于一體,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個古村落。該村不僅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廣東省旅游名村等頗具份量的名片,還具有兩項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月姐歌和堆花米酒。古村自20118月開始對外接待游客,近四年平均接待游客15萬人次,其中去年共接待游客21萬人次。是仁化縣除丹霞山外,較為成熟的一個景區。

            為全面提高旅游產業整體水平,精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仁化縣把石塘古村創建國家3A級景區列為全縣旅游重點工作之一,納入四化推四區中旅游區戰略考量。制定出臺了《石塘古村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工作方案》,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整體推進、全面完成的工作要求,動員各方力量,集中全縣資源,完善景區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景區旅游環境。


        軟硬兼施
        大手筆保護古村

            投入770多萬進行古村街道、古民居建筑修繕及消防設施、人行步道、亮化、公廁等;投入220完成雙峰寨一、二期維修;投入130萬元建成蝴蝶園廣場建設……”說起仁化縣整合各方資金完善景區內軟硬件設施的大手筆仁化縣旅游有關負責人如數家珍。近年來仁化縣已陸續投入1490萬元,按照修舊如舊,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推動古村旅游環境提檔升級。全面完成了古村景區古建筑、古民居修繕、古村道路青石板、河卵石鋪設、古村污水排放凈化系統、消防照明設施、觀光休閑配套設施等建設。建立三星級景區公廁3座并落實保潔制度。圍繞旅游發展新六要素,完善餐飲、住宿、購物等旅游基礎配套設施,提高石塘旅游承載力。

            在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仁化縣也著力打造旅游軟環境,推進旅游服務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完善景區相關規章制度,高標準培訓景區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提高旅游從業人員水平;狠抓衛生監管,對古村重點區域、路線全天候保潔,營造整潔、干凈、清新的旅游環境衛生;制定了景區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了節假日景區接待工作方案和安全應急預案,做到安全應急措施目標明確,責任到人,分工細致。自景區開放以來,實現旅游安全零事故。


        傳承發展好文化
        底子

            古村古巷固然可以吸引人前來,但真正具有穿透人心力量的,卻是文化底蘊。該鎮退休宣傳干事李昭環說。在開發和保護好古村面子的同時,仁化縣也不遺余力地挖掘、保護和傳承獨具當地特色的民俗和文化底子。高標準建立游客服務中心、石塘堆花米酒展覽館、古村文化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墻;制作完成手繪地圖、紀念明信片、信封、郵戳等宣傳資料,攝制專題旅游宣傳片等。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雙峰寨,建設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打造紅色旅游文化,打響古村旅游文化品牌。同時,巧打節慶營銷牌,加大民俗文化特色的宣傳力度,借力互聯網+旅游,提高古村影響力,呈現出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環境優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的雙贏態勢。

            當前,仁化縣正全力以赴以中國最美丹霞為發展定位,以古村落、古塔群為文化支撐,加快發展鄉村生態休閑游,打造廣東旅游休閑慢城石塘古村國家級3A旅游景區的創建,將極大地促進古村旅游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縣旅游有關負責人說,讓游客看得見文化古村,留得住美麗鄉愁。

        (仁化縣委辦:祝向恩  肖惠姬)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