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麗仁化  /  旅游信息

        【仁愛仁化】最新旅游地推薦,憶紅色經典、觀城鄉新貌、看生態發展,走起!

        發布日期:2019-08-06 08:54:00 來源:韶關旅游
        打印
        不要再躺在家里當肥宅啦
        活力四射的紅色八月
        趕緊走出家門,感受美好吧
        小編特意網羅了仁化城口紅軍革命遺址群
        在旅途中重溫崢嶸歲月
        感受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
         
         
          城口鎮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被評為了全國20個“我心目中的長征紀念地”之一,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被命名為“廣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1934年11月上旬,紅軍長征途徑仁化城口鎮,發生了巧奪東水橋、奇襲城口鎮、血戰銅鼓嶺等戰役,成功突破國民黨精心設置的第二道封鎖線,為紅軍長征繼續前進創造了條件。
         
         
         
         
          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節目組一行到仁化縣城口紅軍街做直播報道,在直播中向全國觀眾介紹了銅鼓嶺阻擊戰勇退敵軍、正龍街改名紅軍街、緬懷先烈的歷史過往,并在鏡頭前展示了當年作為紅軍地下交通站的理發店、和正在建設中的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記者再走長征路 廣東仁化 奇襲城口鎮 勇戰銅鼓嶺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

          在正龍街一河相隔的空地上,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正拔地而起,即將免費對外開放。紀念館是廣東省內唯一以紅軍長征為主題的紀念館,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第一個由中央辦公廳批準新建的重要紀念設施重點展示紅軍長征過境粵北的戰斗歷程,集中呈現紅軍各個時期在粵北開展的革命活動。
         
        (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效果圖)
        廣興棧——毛澤東舊居
          位于城口鎮正龍街21號房屋,是城口鎮民國時期的郵政代辦所。
          1934年1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江西來到廣東仁化,成功突破國民黨精心設置的第二道封鎖線,在城口鎮作短暫的休整。毛澤東同志隨軍委縱隊于11月6日來到城口,因病寄宿民主進步人士羅新悅經營的郵政代辦所—廣興樓。
         
         
        “勝一”理發店—中共城口特別支部秘密交通聯絡站舊址
          位于城口墟鎮河邊街。1929年冬至1930年,中共兩廣省委委員李烙端在樂昌楊溪主持建立黨的秘密組織,建立地下聯絡交通線。1930年10月,中共城口特別支部成立,駐在厚坑大坪頭村,同時在城口設交通站“勝一”理發店,有中共黨員14人,以燒炭、打鐵、理發等為職業,掩護開展革命工作。
         
         
         
         
        城口蘿卜壩——農協會、紅軍活動紀念地遺址

          蘿卜壩,位于仁化縣城口鎮南邊東、西兩河匯合處。建筑面積2300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5000平方米。當年,蘿卜壩有一戲臺,是城口群眾聚會場所。







        譚甫仁將軍舊居

          位于城口鎮紫震街。譚甫仁(1910—1970年),1926年11月參加北江農軍學校學習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黃洋界保衛戰、一至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平型關戰役)、解放東北戰斗、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廣東等戰役。
         
         
        城口古秦城—紅五軍宿營地舊址

          城口古秦城位于城口老鹽街街口,占地60平方米。1929年5月,彭德懷率領的紅五軍游來仁化期間。曾在城口休整。紅軍戰士在古秦城露營,并在旁邊的天然溫泉沐浴。
         
         
        正龍街——紅軍長征宿營地舊址
          正龍街位于仁化縣城口鎮墟,也稱正隆街、火燒街,為紅軍在城口的露宿地之一。
          1932年,紅三軍團轉戰到城口時,紅軍指戰員在正龍街露宿。
          1934年11月,紅一軍團、紅九軍團等紅軍主力過城口時,也在正龍街露宿。是月4日,國民黨衡陽航空隊受蔣介石命令飛往城口,對紅軍實施偵查和轟炸。正龍街口等地遭到瘋狂轟炸。炸毀民房6間,炸死、炸傷居民10余人。休整的紅軍戰士迅速行動,搶救受害群眾,救治傷者,掩埋死者,上門慰問傷亡者家屬。群眾深受感動。
         
         
         
        城口人民禮堂
          城口人民禮堂是粵北地區唯一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紅色書屋,館內主要以紅色文化為設計主調,閱覽室大廳天花板鼎立中國共產黨黨徽圖案為主館標志,閱覽室入門右墻設置了濃縮《城口紅色文化故事》文化專欄,是前來仁化縣城口紅色小鎮游客的一個紅色文化知識補給和休息點。
         
         
         
         
        城口溫泉
          城口溫泉位于仁化縣35公里的城口鎮,與城口古秦城一河之隔。溫泉水溫四季恒溫達69℃,流量為每小時72立方米,水質優良,含有硫磺、碳酸及堿等多種有益人體的礦物質、微量元案,經常泡浴有強身健體、消除椒勢之動效。
          紅軍長征主力部隊在城口休整期間,部分戰士住在古秦城、老鹽街、正龍街、油坪街。雖然紅軍隊伍常常受到當地群眾的熱情招呼,但紀律嚴明的紅軍指戰員們從不麻煩群眾,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在城口溫泉里洗漱、沐浴,緩解了連日行軍作戰的疲勞。


        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碑(銅鼓嶺阻擊戰)

          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的修建,對于后輩緬懷英雄豐功偉績,告慰先烈英靈,發揚紅軍長征精神都有重要意義。今天,紀念園內保存的戰壕遺址、新修的紅軍殺敵浮雕、鐫刻的悼念詩文,都在向來到這里的人們描繪著當年此處激烈的戰斗場景。
         
         
          地址: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
        周邊游玩推薦
        恩村
          恩村始建于宋朝元豐七年(1084年),被譽為嶺南第一仕家。村舍民居古樸,富有南嶺地區特色,是個歷史悠久、建筑風格獨特,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古村落。
         
        張玉玲/攝
          恩村是一個只有三百多戶人家的蒙姓居多的小山村,有著七個祠堂、四個牌坊、兩座門樓、一座城堡,現在仍然可見古城墻橫亙,堞垛巍峨,城門依舊。城樓雖坍塌,雄偉氣勢猶存;護城河已廢,而當年遺澤、洼塘還在。村民家中還珍藏著古畫、壽幛、官袍官帽、祖宗畫相、神龕祭器、文房四寶、家具古玩……
         
         
         
          地址: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恩村

        上寨村

          上寨位于城口鎮南5公里處,其歷史悠久,古代房屋建筑雄偉獨特,街道井然、莊嚴氣派、富麗堂皇。房屋研磨青磚構筑,飛檐耙頭墻 ,用丹霞巖雕造之石條、石窗、石柱、石鼓等裝飾。
         
         
          走進上寨村,就仿佛走進了歷史的深巷。這里的一磚一瓦,都好似一位面容慈善的老人,娓娓講述著上寨的當下和過往。游覽上寨村的過程中,你將身臨其境,體會上寨村的滄桑巨變。
         
         
         
          地址:韶關市仁化縣城口鎮上寨村
        那么多富有魅力的紅色旅游之地
        有沒有讓你有背上行囊出發的沖動呢?
        讓我們一起
        憶紅色經典、觀城鄉新貌、看生態發展
        一起去追尋那段需銘記在心的紅色歷史吧!
         
         

        相關附件:

        相關信息

        微信
        智能
        問答